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曹宪忠 《文史哲》2001,(6):110-116
作为迎合资产阶级采取削弱和限制王权的具体措施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同时也是为资产阶级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作辩护的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的国家分权理论,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政府论》中。洛克将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彼此制约,但立法权被赋予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力,从而确立以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洛克的国家权力理论,对后来孟德斯鸠的国家权力理论的形成,对于人类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谭鑫田教授,山东龙口市人,1934年生。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录取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山东大学任教。现为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哲学年鉴》编委,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西方哲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学术委员,山东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谭教授长期致力于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谭教授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发表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他的学术影响首推西方近代唯理论重要代表人物斯宾  相似文献   
3.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契约理论:霍布斯与洛克之不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在如下八个方面展现了各自的不同点:霍布斯没有区分,而洛克区分了“社会”和“国家”这两个政治学概念;在自然状态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霍布斯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狼的关系,处于战争状态,而洛克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和自由的,处于和平状态;在自然状态下的价值目标问题上,霍布斯关心的是人的生存,而洛克关心的是人的自由;在国家建立的目的问题上,霍布斯认为,国家建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过和平的生活,而洛克认为,国家建立的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权;国家建立时,霍布斯认为,人们转让了自己的全部权力,而洛克认为,人们只是转让了惩罚罪犯和要求赔偿的权力,而仍然保留了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权;在拥有人们转让的自然权力的国王或主权者是否是社会契约的签约人,是否需要遵守社会契约的规定问题上,霍布斯持否定态度,而洛克持肯定态度;霍布斯否认而洛克肯定人民拥有反抗和革命的权力;在理性王国的政治形式上,霍布斯主张君主专制制度,而洛克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美军占领当局的控制下,对教育制度实行了重大改革,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的英才教育制度迅速被民主主义的群众教育制度所取代,这对战后日本迅速起飞,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日本战后教育改革的背景、内容作一简要论述。破产的国家主义英才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6.
曹宪忠 《东岳论丛》2002,23(1):131-135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使得现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构成及其特点与传统的产业无产阶级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是否意味着无产阶级正在消亡或是其历史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必须直面的挑战。通过逐一剖析一批流传甚广的有关现代西方无产阶级已经丧失了革命性的“神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新的历史时期 ,无产阶级的根本历史使命丝毫未变 ,只是需要由变化了的无产阶级以新的方式实现而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曾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规定为人类历史的起点,进而也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那么,“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它们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乃至人类社会的成因何在?这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根源性问题。恩格斯在1876年写作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里,阐述过“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5页),但受当时人类学研究状况的限制,也由于当时具有唯物论倾向的历史学家只是单纯研究历史中变动的因素,至于历史中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道路。随着脏器移植、体外授精、生命维持装置以及身心调控等方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已经在为自身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了。然而,欣喜之余,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现代医学带给人们的不仅仅  相似文献   
9.
家庭养老--我国现阶段养老制度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养老──我国现阶段养老制度的必然选择曹宪忠,杜江先拉法格说:“人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家庭从一开始产生,就担负起了养老这一传统职能。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养老孝亲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把“老有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