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敲撞擂鼓过节日,家家户户悬红挂缘,九十九座寨子为匕月,尼尼波歌唱毛主席。尼尼波英雄的荣誉,傅遍了江南江北。金竹做的竹苗,吹的曲调最清脆,尼尼波①子孙最爱唱,古变先赞的美德。紫桐做的风琴,弹的曲调最优莫,尼尼波另女最爱听,世世代代英雄的功肋。龙山上的清泉,从高处流到平地,尼尼波霍肾的言行,山上山下都赞美。锉处锵婚,处处婚锵,幢声鼓声喜倪人心,九州十国大摆宴席,.一百个民族举杯欢聚,普天下歌唱毛主席。 (朱叶搜集整理) 196]年于四川西昌会 东龙山珠穆曙村嫂理拚锵,嫂鲤锵瑕,金江里的流水,从西向东流去,①尼尼波人,彝族的一个 支系…  相似文献   
2.
英文文本统计系统(ETSS)是为了使我国英语教学标准化和现代化,由苏州大学外语系和计算机工程系联合开发研制而成,适用于全国各高校和中学英语教学和教材编纂之需。ETSS由两张360KB软磁盘(A、B)组成。软盘A安装有统计系统和常用英语编辑系统;软盘B为根据国家教委最新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分级英语词汇表”编制而成的词典。ETSS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活力的原因所在。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和时代特点,秉承对理论创新的理论自觉、方法自觉和意义自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如何提升县级政府服务力为主题,客观分析了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供给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了县级政府提升服务的路径选择和模型。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如何认识我国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已被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所关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中国的音乐教育在追随主流中应该注重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做到以我为主,将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来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我们的中华音乐文化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1936年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救亡"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救亡必须"唤起民众",在此背景下,以广播为核心之一的电化教育成为政府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工作重点。在对电化教育节目内容的考察中,不仅可以研究国民政府如何将党义教育灌输到电化教育之中,从而达到"唤起民众"、"争取民心"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以广播为手段的电化教育对于市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以及这些教育内容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编辑,历来被人誉为“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无名英雄”。而今,这些期刊却让编辑从写字台前跃身于期刊之上,以形形色色的角色身份与读者直接交流,从内向到外向,从甘于寂寞到不甘寂寞,从无名到有名,遍撒天下之友情。这一举措不能不是对编辑业务的一项拓展和创新,对...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工作者也应当做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准备,将高龄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运用适合高龄老人特点的方法对其情绪及行为问题进行干预。鉴于高龄老人心智能力的变化特点,本文尝试运用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帮助社会工作者为高龄老人提供更科学和人性化的支持与干预。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合理情绪疗法在各个阶段运用相应技术纠正高龄老人不合理观念的过程及作用,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在高龄老人社会工作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制度 ,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中没有确立任何一种形式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我国应在立法中确立该原则以限制国家追诉权 ,保障被告人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0.
1956年5月8日,伦敦皇宫剧院首次上演了约翰·奥斯本的剧作《怒回首》(亦有译为《愤怒的回顾》),从此开创了当代英国戏剧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急剧衰败的英国戏剧又开始繁荣起来了。当代英国著名文学家安东尼·伯吉斯在他所著的文学史《英国文学》(朗门公司,1976版)中这样说:“英国戏剧在五十年代经历了一场了不起的复兴运动,它由于约翰·奥斯卒的《怒回首》而获得了新生。”约翰·奥斯本(1929—)以其卓越的创作才能和透彻的洞察力,在剧本《怒回首》中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