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认为,韦伯社会学类型的建立,是与他著名的方法论概念“理想类型”的形成一致的,社会学由此找到了属于自己认识现实的独特方法和角度。文章侧重对“理想类型”方法的早期运用“功能性”(实际)意义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分析了韦伯对“资本主义”和“新教伦理”、“儒家伦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不少学者已在探讨韦伯学说中有认识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遗产。社会学类型的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对认识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韦伯社会学类型的建立,与他著名的方法论概念“理想类型”的形成是一致的。在他那里,社会学由“理想类型”找到了属于认识现实的独特方法和角度。按照韦伯的论述,“理  相似文献   
3.
试图通过对黑格尔关于自由与人化自然理论的再考察,分析其内涵和相互关系,并通过同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比较,分析黑格尔这一理论的积极内容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现实中与此相关的重大问题,如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善、人的自由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等等,试作初步回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