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铭来 《劳动者》2006,(2):26-26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可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大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一句话:“广覆盖不广,低水平太低”。截至2005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00万人,只覆盖了城镇劳动力人口的40%左右,城镇总人口的25%左右。另一方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现行支付模式保障水平过低,个人承担比例过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加州、日本和新西兰地震保险基金制度的分析,探索一种能使我国保险业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路径.主张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地震保险基金,作为地震风险市场化、社会化的资源整合平台,充当我国地震保险的再保险人,实现地震风险的多层次分担,确保地震一旦发生,灾区人民能够通过保险渠道获取稳定的救济和灾后重建资金,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3.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为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因此,居民医保是否切实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并减轻其医疗负担需要着重探讨。以政府向居民医保支付的财政补贴作为切入点,随着国家对居民医保补贴的增加,门特病患者的并发症数量显著减少,居民自付医疗费用和实际自付比例却逐渐增加。这说明在此过程中虽然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医疗负担并未减轻。通过进一步分析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可知,该结果可能与诊疗过程中居民为享受更高水平的医保报销待遇而发生转移住院的行为有关。因此,完善居民医保制度时须着重调节筹资比例,使其与居民自付医疗费用比例下降相适配。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构建家庭财务脆弱性指标,借助健康状态转移概率、预期余寿与失能护理成本测算结果,估计不同财务脆弱性家庭老年护理的保障缺口,并模拟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面的政策效果。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中度或重度失能家庭会面临居家护理与机构护理的保障缺口,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有效控制居家护理模式下家庭失能风险敞口,但无法完全弥合机构护理保障缺口,因此居家护理保障模式可能是大部分失能家庭的较优选择。长期护理保险有助于缩小家庭居家护理保障缺口的城乡差距,对同时负担多位失能父母居家护理支出的家庭予以有效保障。据此,文章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至中度失能老人,建立健全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将家庭财务脆弱性纳入制度考量范围,构建涵盖社会救助、基本长期护理保险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