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政治情势的变动对学术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诗人创作态度、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的变化着眼 ,考察了清初诗歌思想的变化和特点。明清易代之际 ,社会激烈动荡 ,经世致用思潮高涨。创作队伍的主体是遗民诗人 ,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民族精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 ,强调抒写真性情 ,主张发挥个性成为诗人们共同的追求。自明代中叶以来摹拟复古的风气和追求“幽深孤峭”的弊端得到矫正 ,诗歌理论与创作呈现丰富多样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的接触,就会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杂合”现象。赛珍珠的著作与译作都具有明显的“杂合”特征,其著译中的“杂合”,多数是其有意所为,目的是要让西方读者注意到世界上其他文化的存在、彰显中国语言文化特色,因此,“杂合”理论对于赛珍珠的著作与译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赛珍珠著译的成功,对于我们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进一步做好文学批评及文学翻译等工作,都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诗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因素的。本文从诗歌意象的选择提炼、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时代氛围对诗人审美情趣的影响等方面,对晚唐诗人马戴“消峭雅奇”的艺术风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敦煌曲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探讨不断深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就其整体来看,从文学的角度所作的探讨较多,而对敦煌曲中占相当数量的佛曲歌辞注意尚嫌不够。本文拟从宗教文学的角度,谈谈对佛曲歌辞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一在敦煌曲五百四十五首(据任二北《敦煌曲校录》。以下所引曲辞,均据此编)中,佛辞为二百九十八首,佛门代劝行孝的二十二首,慨叹人生而带浓厚佛教思想的二十一首,总计三百五十一首,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作佛曲歌辞,占了曲辞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二点五。这种现象,正如任二北先生指出的:“敦煌曲五百余首内,宣扬佛教者占大半。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找准与高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要求以及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或简或繁地给我们描写了五对婚姻,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婚姻关系,另一方面也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婚姻观与价值观。精神与物质的富有是幸福的婚姻和美满的人生的根本保障,在某种意义上,精神与情感的价值胜过金钱与财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杜濬的诗学思想李世英在明清之际诗学思想的演变中,遗民诗人的理论和创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杜作为遗民诗人中的“大家” ̄①,其诗学思想有着鲜明的特色,而目前尚未见专门论述之作,本文拟作初步探讨。杜(1611-1687),字于皇,号茶村,湖北黄岗人。明...  相似文献   
8.
李世英 《天府新论》2008,(4):159-16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和办学有特色,高职教育不仅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书院街道地处孝感城区西部,因明朝国子监生张翰选在此设立讲学堂而得名,素有孝感“金西门”之称。近年来,我们发挥区位、信息、交通等资源优势,选准发展突破口,创新构筑了“田园经济”、“街口经济”、“休闲经济”、“民营经济”并进的发展大平台,来增创街道新世纪新发展的新优势。今年元至8月份,街道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综合经济实力在城区街道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李世英 《科学咨询》2009,(12):25-25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找准与高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要求以及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