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为探索适合我国需要的工业化建设道路,毛泽东在“以苏为鉴”和立足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尽管这一指导方针在实践中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但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主要探索了这一思想的基本涵义、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空前活跃的宗教国际交往既体现了宗教对国际事务影响的广泛性,也反映了宗教的社会影响的特殊性和其社会角色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并探讨了这一特殊现象对我国当前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东清 《学术论坛》2006,27(11):55-59
全球化带来了宗教与社会政治问题联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也使宗教对社会政治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文章探讨了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两者间联系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我国在现阶段处理宗教问题时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也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这种发展既对我国社会产生了积极效应,但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文章主要探讨了推动我国宗教当代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及其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宗教当代发展的俗世情缘及其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引起了宗教的当代的全球发展,宗教成了影响民族团结、制约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等社会问题的“粘合剂”。本文探讨了这种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带来的社会消极影响,及我国面对宗教的当代发展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改革作为推动人发展的动力 ,把教育作为实现人发展的有效手段 ,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现阶段的人的发展目标 ,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 ,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东清 《东南学术》2005,(6):130-133
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两个不同方面,人的现代化能够促进法制现代化目标的更好实现,法制现代化则能为人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粗浅地探讨了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古老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不仅与社会政治问题密不可分,而且对社会政治问题也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在长期的合作与共同发展过程中,既形成了特定的结合形式,也体现出了一定特点。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引起了宗教在当代的全球性发展,宗教成了影响民族团结、制约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等社会问题的“粘合剂”。文章探讨了形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带来的社会消极影响,及我国在现阶段面对宗教的当代发展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以来,树立新时代正确党史观在党史学习教育与宣传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时代正确党史观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包括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上的一切人物与事件,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建党百年,只有深入把握新时代正确党史观的内涵,才能更好延续党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为此,必须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坚持四项根本原则,并将其贯彻进高校思政教育过程并作为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