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县委是党的地方组织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担负着全面领导县级地方工作,实现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的基本职责。县委在县级政权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县级的人大、政府和政协等几家班子,必须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工作,这是为我国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党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2.
李丹林 《南京社会科学》2012,(1):105-111,134
在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与其民主政治、经济自由与管制密不可分.在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公共利益始终是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立法宗旨、具体规范都是围绕公共利益而确立.如今,在媒介融合时代,管制面临的挑战仍然是属于传统广播电视制度中的“公共利益”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如何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随着2011年《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曝光,一场对于报刊界的调查全面展开,由此开启了对英国现行的报刊业监管制度的改革。本文对于这次报刊业监管改革的原因、大致历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其中存在的争议和博弈进行了描述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于英国报刊业监管改革的实质,以及对于我国的启示和借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关政策立法的引导下,我国文化与传媒领域的发展与改革日新月异。"效率"和"秩序"两大价值取向如何协调与平衡的问题,始终是传媒立法与政策的核心问题。新世纪的文化传媒政策立法,是上述两大价值取向冲突和博弈最为明显的时期。这一时期,决定改革进程的政策与立法的价值取向依然是秩序,目标虽然包括发展与稳定,但稳定具有优先性。从未来的发展来说,公平价值,即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公共利益目标,应该成为文化传媒政策立法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论信息公开与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公开和知情权是国家机关和社会普通成员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信息的自由流动,对于国家机关特别是政府来说表现为信息公开的义务,对社会成员来说,则是知情权保障和实现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公开和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重要性。因此,从国际国内视角审视信息公开制度和知情权保障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信息公开制度,更好地实现人民的知情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媒法是调整传媒组织与国家的关系、传媒组织与一般社会成员的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核心是调整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因此,传媒法具有宪法属性。英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法规的制定、实施与废除,都与现代宪法规定的国家或政府的权力与宪法应保障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新闻与出版自由、民主等权利紧密相关。我国尚无现代意义上的传媒法。在传媒的立法和实践领域,需要我们对政府权利和公民的权利给予恰当配置,限制政府公权力的范围,培养公民的能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