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认为,社会经济高效运行的要旨在于合理配置资源和个体激励,为此就必须解决与之相关的经济计算。文章把经济计算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场(厂)内部的计算,一种是社会计算。前者着重于会计手段,与企业的经济核算相关,存在于任何体制之下的企业;后者则本质上属于市场机制,是一个体制问题,与资源配置相关。文章以社会计算为基准,对历史上各种模式和各种争论进行了分析评价,并联系实际比较,指出了既有的各种模式在经济计算问题上的局限性,认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1、讨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以为,不能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而论,原因在于相对于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而言,这是第二层次的问题,第二层次从属于第一层次,而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取决于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所以如此,就在于当我们讲计划经济的时候,是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作为前提的。因为只有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当生产资料是一个统一的所有者的时候,计划经济才可能得以实现。这一点早已为马克思的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明。而当我们讲市场,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时候,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它对应于商品经济,诚如列宁曾经指出的,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告诉我们,没有商品经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形势迫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于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命题不仅为广大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所呼唤,而且多次载入了经济建设的文件.然而,自觉利用的效果如何呢?客观事实使得我们不得不承认:并不理想.看来,为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更加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很有必要深入地研究这一命题的内涵、条件、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比较一下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自由劳动,劳动者与个体占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以及计划安排的劳动形式,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由劳动自由劳动是指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与其它财产等同的财产形式,并以此与其它当事人签订契约、发生交易、受益或受损。它是与商品经济或曰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行为,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自由劳动的关键在于劳动者成为劳动力产权的拥有者。笔者把劳动力产权定义为附着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之上的人们之间相互认…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而对事业单位的巨额国有资产却疏于监管,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漏洞百出、流失严重,而当前事业单位面临机构体制改革,数以亿计的国有固定资产如何管理,将是事业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人们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比较优势原理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于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都可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因之更大。在斯密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一国只要…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创新,不是孤立的制度安排,而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它涉及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思想观念的变革以及政府的改革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政府改革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企业家产生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经济学家关于企业家的论述应当说是科学而权威的见解。美国学者凡勃仑在他著名的《企业论》里认为;①企业家的动机是金钱上的动机,吸引他的是对他个人或他所属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扩张。②企业家一般总是促使系统中发生着巨大而又频繁的变动,因为他们的利益是在局势变动中涌现的。③早期的企业家只停留在旧式的、低层  相似文献   
9.
以往关于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首先就是方法论。具体表现为:第一,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本当是所有制,由此出发去研究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存在,而以往的研究却着力于重新解说商品经济及其存在的原因,力图通过这种重新解说达到与主观想象的合拍。第二,商品、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关系是依次递进的不同经济范畴,逻辑上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本应把商品作为整个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这种地位和作用的实现,是以企业的财产关系明晰化为前提的。因此,理顺社会主义企业的财产关系,是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秩序的关键所在。据此,我们将通过理论的考察和历史的回顾,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进而选择明晰和规范社会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途径以及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