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卿 《学术探索》2002,(5):110-113
铜鼓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求知过程。F·黑格尔曾以“铜鼓的同一性”而作出其卓越的历史贡献。 10 0年过去了 ,随着新的田野资料大量涌现 ,便不宜墨守成规 ,而应运用一元多支的多层次分类法 ,去修正黑格尔的不足 ,从而认识时空交叉、错综复杂中的铜鼓谱系  相似文献   
2.
两汉之际,是云南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转形期。在主要的交通线以及平坝地区,由于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甚至还出现买卖田地的情况。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就开始蜕变,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说:(东汉)“章帝时,蜀郡王阜为益州太守,治化尤异……始兴文学,渐迁其俗”。反映在葬俗上,便是滇族的竖穴土坑墓,逐渐为有高大封土的砖室墓所代替。这种砖室墓,在滇东北被称之为“梁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不认为旧石器是艺术品,但不排斥旧石器文化中潜存原始审美意识的可能、艺术的生成,是一个由量而质的发展过程。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旧石器作为人类最初(也是唯一)的人造物,它具有工具的不断伸展的超值属性。由此切人,便可通过工具的实用功能和符号意义的双重性,窥见创造主体的意向,从而挖掘出埋藏在实用性之中的审美潜求。云南的史前美术,是沿隐而显、从无到有,可以在考古资料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4.
担当(1593—1673)未留下系统的论著,但却有精湛的艺术见解和明确的审美取向。除从他的作品上,直接“听”到的画外音,还能在其自书诗、题画诗,以及散见于《担当遗诗》中的论画诗、评画诗,读到言简意赅的艺术见解。如果将它整理出来,结合他的创作成果,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可能是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铜鼓立体饰物研究李伟卿1铜鼓的立体饰物,是指有别于平面纹样的各种小雕塑。现知的近1600面铜鼓中,有立体饰物者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其中属第Ⅰ类型者约140余面、Ⅱ型者300多面、Ⅲ型者近80面①。常见的母题是蛙类,其他还有人物和牛马……。现按母题分...  相似文献   
6.
小巷漫步话瓦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家座落在一片纵横交错的小巷之中。附近的住宅,多为土木结构的小平房,山墙一般较低,檐口距离地面只有两公尺多。穿过小巷,首先看见的便是檐口的瓦当。开头,我以为这些瓦当年代晚(清末),形式又是大同小异,没啥意思。但年长月远,才发现多年来视若无睹的瓦当,其实也颇有学问! 所谓“瓦当”,系指筒瓦前面有纹饰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民族美术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但是迄今未有一本云南民族美术史。近日从1991年第2期《美术家通讯》上,看到美协工作会议的发言选登中,有云南代表题为《抓好我省民族美术史的编写工作》的发言,说到:“…要做好这项工作,难度较大。” 由此,可见美协云南分会对待此事,不仅决心大,而且还有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如果,我们先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办法,考虑得周到一点,也许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笔者虽未编写过云南民族美术史,但自五十年代以来,先后写过若干有关的文字,虽无成绩可言,也略知其中的甘苦。故不辞简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美术界诸君。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我曾搜集过云南甲马。“十年一觉”,只剩下丽江甲马十余张,后来在《中国美术全集·年画卷》中,用了两张。近年,在杨延福、云欣成诸同志的帮助下,又积累了好几百张。包括建水、昆明、保山、腾冲、丽江……等地的作品,其中大理地区的数量最多,地方民族特点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9.
大理甲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4开。利贞皇帝礼佛图的前半部分,主要为礼佛队列中之护卫及文武百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