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变化的重要因素。1999年我国开始了以扩大招生规模和收取学杂费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结构突变检验表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发生了结构性突变,同时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消费量以及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终储蓄余额的协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5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1970—1998年拉动消费并挤出储蓄,1999—2010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由于高等教育学杂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均衡,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会在短期内扩大内需。必须在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有效扩大内需;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减少高校收费,并加大对低收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体系构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畅通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还原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今天中国的"经济奇迹"以及探究今后要走的道路."一五"时期的工业体系构建不仅是工业项目,更应该被视为关乎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4个领域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做法都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效,其历史成就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主要体现在奠定工业发展基础、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城镇化第一次高潮以及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6个方面.对"一五"时期工业体系构建的再审视表明,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要强调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因地制宜补齐区域协调发展短板,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以及统筹发展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李天健 《城市观察》2012,(4):112-119
通过城市病的主要表现来对我国的9座主要城市的城市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首次将城市病的情况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定了城市病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及将城市病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这九座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测算出各城市相应的城市病情况。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这九座城市中,北京市的城市病综合情况最为严重,其后依次是南京、上海、武汉、天津、石家庄、广州、重庆及杭州;通过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发现各个城市的城市病特征不尽相同,所以在治理城市病时切忌“一刀切”。  相似文献   
4.
XML存储格式的Excel文件转换为数据库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xcel在企事业单位应用很广泛,但很难从中提取出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数据库在数据挖掘方面有很强的功能.如果能把固有类型的Excel类文件转换为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快速搜索引擎,挖掘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可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序.文章详细介绍了在.NET开发环境下,利用XML-DOM,将不规则Excel 2003文件,保存为XML格式文件,再转换为SQL Server数据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主要城市的城市病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城市病的主要表现来对我国的九座主要城市的城市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首次将城市病的情况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定了城市病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将城市病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这九座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测算出各城市相应的城市病情况。结论是:在这九座城市中,北京市的城市病综合情况最为严重,其后依次是南京、上海、武汉、天津、石家庄、广州、重庆及杭州;通过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发现各个城市的城市病特征不尽相同,所以在治理城市病时切忌"一刀切"。  相似文献   
6.
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变化的重要因素。1999年我国开始了以扩大招生规模和收取学杂费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结构突变检验表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发生了结构性突变,同时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消费量以及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居民年终储蓄余额的协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5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1970—1998年拉动消费并挤出储蓄,1999—2010年挤出消费并拉动储蓄。由于高等教育学杂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均衡,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会在短期内扩大内需。必须在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有效扩大内需;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减少高校收费,并加大对低收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