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归纳,分析产生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原因,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更好地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和叙事探究的方式,以一位贫困农村校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所作的策划和所遭遇的困境为线索,通过聚焦他的教改境遇,倾听他的发展自述,试图透视他的个人实践理论。期望他的境遇为我们理解教师和教育改革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孝川  王凌 《学术探索》2006,(5):125-128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自身也存在着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公平性原则的界定与实施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教育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基本依据、基本内涵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孝川  王凌 《学术探索》2014,(1):145-147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边线一带学校教育呈现出"离农"性的倾向,教师流失严重,以及"双(多)语"教学开展困难等特殊的问题形态。而学校教育的功能定位游离于边民的需求之外,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很难留住人才,以及多民族杂居的实情带来双(多)语教学工作的困境是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要应对这一局面,必须从云南边民的实际需求入手,重新定位沿边线学校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以待遇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基点稳定教师队伍,并大力培养和培训双(多)语教师,确保双(多)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促进沿边线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孝川 《学术探索》2015,(2):153-156
教育场域里效率至上单一育人理念的追求,学校程序化学习方式的灌输以及标准化学校生活模式的塑造,导致了学校教育重知识轻经验,重认知轻情感和重整体轻个体现象的出现。致使教育从"人的教育"转向了"工具的教育",陷入貌似理性的行为实则却遮蔽了其实质的非理性。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义,探寻一条新的教育变革发展路径,使教育走出形式理性实则非理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变革实践场域,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话语权威和评价权威遭遇了现实的困境与挑战,如何突破困境,重构教师合理性权威成为一个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外发型制度性权威的建构与内生型专业性权威的建构这两种路径来重塑教师合理性权威。  相似文献   
7.
持续推进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深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手段。“县管校聘”体制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为教师流动提供制度保障,规避以往交流轮岗中“选拔机制随意”“归属感缺失”“监管评价失效”等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从各个利益相关者角度观察,呈现出政策主导者倡议的均衡资源浮于表面、核心利益相关者校长教师在学校层面的双向发展失效、核心利益相关者学生中心的优质发展难以体现等困境。为了提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通过政策设计“纵横联动”、培育开放和谐的学校文化、坚持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等方式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