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中外学者一般认为,在广告英语中应该尽量避免否定句的使用,但作者通过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发现,恰到好处地使用否定句也能使广告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引发他们阅读兴趣,最终敦促他们采取行动的目的.本文针对否定句式特点,分析广告英语中不同类型否定句的优势所在.作者认为,广告英语中的否定句在巧用、慎用的情况下还是有其优势可言的.  相似文献   
2.
从1975年开始,进入香港的越南难民和船民逐年增多,对香港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港英当局根据难民结构、自身情况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其越南难民和船民政策。难民遣返问题是处理越南难民问题的关键环节,香港和越南政府围绕争议进行了积极协商和合作,使问题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通过实施"扩大本地收容计划"允许难民和船民申请居港权,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创新作为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其本身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要求,政府创新也是地方政府自主权扩大的结果。地方政府创新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力量,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地方政府创新的“问题驱动”和“体制约束”双重特点的分析发现,中国政治发展将会在“改革过程中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外部压力”和“现有体制自身的约束”这种双重逻辑的共同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这是一种渐进演化的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并不只是局限于单一的国际地位提升的外部维度,它的开始、发展和延续是在内政和外交两个维度上契合展开的。就其具体展开过程而言,它主要包括在中国国内的"和平发展"和在国际的"安全崛起",这样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就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延续而言,中国和平崛起正面临着良好机遇,这得益于国际社会的结构机遇以及中国自身的单元特性和能力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国际责任问题是继"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之后由西方国家最先建构出来的,是西方舆论和西方学者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一种应激式反应和外交对策。自此之后,中西方学者对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建构和研究都各有侧重。全面梳理和回顾中国国际责任概念的提出与界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国际责任的认知与态度,对今后研究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文献背景和线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