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清初三藩之乱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作者根据对当时各阶层动态的分析,认为三藩之乱虽带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性质,但实质上却是一场分裂割据与维护统一的斗争;同时还指出了康熙在平定三藩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中国出现统一、安定的社会局面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本《和评传》,另半部乾隆朝政治史——读冯佐哲先生《和评传》李尚英去年,我在《一本〈钱南园传〉,半部乾隆朝政治史》①一文中,引用了历史学家朱桂昌教授的话:“乾隆时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头,是一个充满深刻矛盾的时代。这深刻的社会矛盾,召唤着与它相应...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是封建国家权力结构的基本形态 ,它通过君主集权驾驭着庞大的官僚体系 ,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官僚制度 ,君臣之间以相对稳定的权力占有及权力制衡关系共同操纵与控制着封建政治的运行。但是政治运行必须在既定的规则下方能得以实现 ,换言之 ,就君主而言 ,他在实施专制政治的时候 ,必须要保证其个人的意志要与普遍原则的体系共存 ;就官僚而言 ,他们是被置于成文法规的制约下从事政治活动的。因而 ,由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等构建的政治机制 ,是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 ,它将政治运行置于有序的规则程序中 ,而支持这种有序运行的内在因素 ,是渗透于国家法规、制度以及统治者思想中的政治文化。每一时代都有支配政治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法家与道家的思想历来被视为封建政治文化的重要内涵 ,特别是儒家文化 ,当它在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解释下被赋予了官方文化的政治地位之后 ,它便完全成为封建政治的灵魂 ,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运行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 ,在这一意义上 ,政治运行的过程也即文化的运行与传承过程。在政治运行中 ,作为掌握政治命运的权力人物即君主与官僚 ,他们既是政治活动的主体 ,也是文化的载体 ,他们的任何政治行为都是一个政治运行的过  相似文献   
4.
汪征鲁教授的《论江泽民的历史观》 (发表于《东南学术》 2 0 0 1年第 4期 ) ,是一篇有相当理论深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文章。第一 ,文章较全面地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同时 ,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一个时期以来 ,唯物史观受到了各种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 ,江泽民旗帜鲜明地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世界…  相似文献   
5.
公羊学派的“大一统”理论认为 ,“中国”、“夷狄”之别在乎“尊尊” ,“尊尊”既是伦理概念 ,也是政治概念。当王室衰落 ,是“中国”而有“夷狄”行 ,如“夷狄”能匡王室而尊尊 ,则“夷狄”亦新“中国”。身为“夷狄”的满族贵族在明末入主中国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洪承畴则顺应了这一趋势。他在清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有值得肯定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三百年前,清康熙统一了台湾,这不仅是有清一代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本文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还就几个有关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伴随清朝兴衰的“八旗生计”问题的由来及其后果,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以维护八旗旗人特权为重要特征之一的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八旗生计”问题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一问题的长期延续则加速了末代封建皇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8.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考察了农民战争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思想领域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所起的作用。作者指出,农民战争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又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农民战争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农民军联合包括明王室和大部分汉族官僚地主在内的各阶层,进行了大规模的抗清斗争。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一斗争失败了。怎样评价这一史实,目前史学界尚有分歧。这里,我们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644年3月,在农民军的凌厉攻势下,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接着,关外的清朝满族贵族在吴三桂的勾引下,定鼎北京。从此一直到1663年清军攻破农民军十三家军的最后据点茅麓山止,二十年间,清统治者在进行民族征服战争的同时,推行了极其残酷的民族高压政策,诸如圈占汉人土地,下令汉人薙发和改穿满族衣冠,强迫汉人“投充”作满族贵族的奴仆等等。清军所到之处,对当地人民实行民族屠杀政策,如曾在扬州、桂林、昆明实行屠城,就是汉族地主也不能幸免。所有这些,激起了汉族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抗,使民族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史书和档案资料,对八卦教中最大的一支震卦教的起源、性质、发展变化,及其与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