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京派"文学以其独立的文学创作姿态给现代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京派"文学中见到的乡土特色、人性关怀和文学审美的个人化追求,在沈从文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或者说,沈从文的创作为"京派"文学确立了基本的格调与范式。  相似文献   
2.
3.
正高旭东《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一书,从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鲁迅。全书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文化碰撞的漩涡中加以剖析,研究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选择,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以及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首先,第一编"鲁迅:在中西文化撞击的漩涡中",以"漩涡"一词点出"鲁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鲁迅所呈现出的复杂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特殊时代的反映,其思想的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一直是鲁迅研究的难题。以跨文化的眼光审视鲁迅的  相似文献   
4.
孙郁:莫言与鲁迅,一个很有意味的研究课题 "从鲁迅到莫言"这个话题是很有意思的.2006年我还在鲁迅博物馆工作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莫言学术研讨会,当时我提交的论文就是《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莫言的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他说他自己的写作受到了鲁迅的很大影响,他在北师大读书的时候,提交了一篇作业,就是关于《故事新编》这个小说的读解.他的这个读解很有意思,对鲁迅文本的内在性的认识很独特,当时学界专门研究鲁迅的人都没有这样讲,他从审美上对鲁迅有一些内在的感受,尤其是对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对审美复杂性的理解.莫言自己也讲他是把好人当成罪人来写,把坏人当成好人来写.而且他在小说里面把非常龌龊和非常美好的东西写在一起.想当初《丰乳肥臀》面世的时候很多人批判他,这就说明他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方式跟流行色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我认为他可能是厌恶了当时流行了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方式.他从鲁迅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也从俄国、欧美和日本作家那里受到了很大启发,所以他自己小说的复杂性糅合使他获得了很大的声誉.  相似文献   
5.
<正> 多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有些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10年左右,特别是在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领导者的思维过程中,没有有效方法可直接套用,不存在确定规则可供遵循的那些思维活动。领导活动本质上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创造性就谈不上领导。当今我们走的是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做着前人未做过的事。这一方面迫切需要领导者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领导者开启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领导者应该也完全能够在这场社会变革发展中努力学会创造性思维,力求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一、必要性──现实呼唤着创造性思维世纪之交的中国正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正在作建…  相似文献   
7.
华兹华斯的短诗《沉睡锁闭我的心灵》,在貌似朴素,宛若璞玉的外表之下,包含的是结构的天衣无缝和诗人独具匠心的音律安排,诗歌含义隽永,余音袅袅不绝,令人回味。本文采用后结构主义关于文本具有多意义性以及阅读即误读的立场,以欣赏和接纳的而非批评或拒斥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解读,展示文本的欢欣与嬉戏。但是翻译毕竟是翻译,无论现代理论怎样抹杀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区分,这两个关系却始终存在。而形式主义的翻译则是要尽可能地在形式上也接近原文,以尽可能多地保留译本作为意义潜在体与原作的接近性。文中的翻译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另外,本文还包含一个对该诗的语音方面的分析以比较译本和原文的得失。  相似文献   
8.
9.
文章通过协整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总体投资效率与投资增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投资增速加快的粗放型增长格局下,投资效率表现为不断下降.不同产业中投资增速对投资低效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投资增速为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增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政策含义是宏观调控要结合经济发展的程度和产业格局,合理调整投资增速及要素投入结构,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实现我国经济向可持续的高效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李屹 《公关世界》2010,(12):66-68
“云想衣裳花想容”,相对于偏于稳重单调的男士着装,女士们的着装亮丽丰富。得体的穿着,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你的身份,损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见,着装是一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那么,在着装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