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起源问题,是汉字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关系着对汉字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旧时的学者对此多所论列,皆因史料匮乏,摆不脱传说的性质。而今,随着考古工作中大量远古文化材料的出土,已经可以对之进行若干拟测。大凡原始文字  相似文献   
2.
从“不求甚解”谈到语言的理解问题●李恩江“不求甚解”语出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中称:“(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梁·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指出:“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能是名人名文...  相似文献   
3.
再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是非及汉武帝判以重刑的心理原因李恩江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所作《史记》,彪炳千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y’①。可是,他的一生并不顺利,遭际不偶,四十八岁时竟因李陵事被处以残暴的宫刑④,《史记》...  相似文献   
4.
汉字形声字形成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文字学告诉我们:从整体上看,人类文字的发展走过了曲折漫长的道路。它的产生导源于原始的图画,人们在实践中对原始图画进行选择、割裂或拼合,使一定图形和语言中特定的语词结合起来,就创造了最初的以形象意的形意文字。此后,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摸索,  相似文献   
5.
略谈汉字部件系统的演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汉字的结构分析,传统文字学有所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说法。所谓“体”,就是部件。部件者,构成汉字之基本零件也。一般来说,它有一定的形体,表示一定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读音。部件是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的最后的最小的单位,不可分析是它的最大特点。所谓不可分析,主要是指分析之后各部分丧失表意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造”、“亻舟”、“前”、“勹舟 ”、“氵舟”等字的兴废可以看出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 ,其发展变化有固有规律。这种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断更新形体和结构 ,以减轻人们学习和书写的困难 ;二是逐步调整自身职能 ,以顺应汉语的发展变化 ,保证记录功能的实现。具体字的兴废及其流变即是这种规律实施过程中的外部表现  相似文献   
7.
汉字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李恩江一汉字书法艺术是一种符号的艺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这里的符号,是仅就其对汉语的记录功能而言,并无其他含义,和西方流行的符号学的“符号”完全不同。符号学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酵母酝酿而成的一种认识论体系,其符号是概念...  相似文献   
8.
六书说,一直被传统的文字学奉为圭臬。它的作用和影响,至今不可低估。如何正确评价六书说,是关系着能否在现代水平上建立科学汉字理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形体方面说,汉字的方块外形并非自古乃然,而是历史演变之结果,对此,书写的物质材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结构方面说,汉字经历了由理性向非理性的变化,古文字阶段的“六书”系统已经破坏。为其构形性质所决定,汉字成为数量巨大、形体多变、结构复杂的繁难文字。因此,电视系列艺术片《神奇的汉字》关于方块外形是汉字凝聚力本质所在和掌握了“六书”汉字就变得易学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0.
说文部首的成因及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首是字书编纂中提出的概念,可分为造字法原则的部首和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两类,后者由前者转化而致。其所以转化,同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变化有关。《说文》部首是最早的造字法原则的部首,对它们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汉字构造的理据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