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声音镜子女人--玛格丽特·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马那瓦卡系列小说中,运用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刻画出一群执著探求存在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以此来挑战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文学传统.凸现了劳伦斯为阐述女性在父权制的话语中"言说生命真相"而作出的抗争所采取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一个上帝的玩笑》,多处指涉上帝、教会、《圣经》中的隐喻等宗教问题。这种对传统教会的否定及其寻求真正上帝的思想,则成为女主人公寻找上帝的精神探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话语作为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近年来在文化批评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此,特从四个方面对话语进行探讨:1.语言学家们对话语的界定;2.在文化研究层面上话语的内涵;3.东方主义——最为典型的人为建构的话语之一;4.新时期世俗知识分子的使命——警惕并挑战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描写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了的人物形象;要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就应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1、主人公格里高尔同上司的矛盾关系;2.同家庭的关系;3.同自己“变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其曾获加拿大总督小说奖的作品《一个上帝的玩笑》中,刻画出了一个因严重的人格分裂而导致生存的恐惧和愤怒的女性形象。通过剖析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探索其获得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揭示现代西方作家对人生的关注,从而在雷切尔这一人物形象上找到人自身迈向现代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了随船医生格列佛的游历故事。作者神奇的想象 ,夸张的手法 ,寓言的笔法 ,特别是杰出的讽喻方式使作品享誉世界文坛 ;老舍的《猫城记》讲述“我”和好友乘飞机去火星旅行 ,后朋友身亡 ,“我”只身一人游历猫城的故事。两相对比 ,我们会发现 ,虽一为十八世纪西方小说 ,一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 ,二者在很多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7.
以《呼啸山庄》的艺术结构为探讨对象,旨在阐释这种复杂的叙述模式与文本内涵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双关语”作为一种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段,具有简洁、含蓄、情趣、意境的功能。众多学者对此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电影中“双关语”的研究还薄弱。鉴于此,笔者对英语电影片名中“双关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了电影片名中“双关语”的辨认途径和理解过程,以期抛砖引玉,为陵领域的“双关语”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