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福岩  张红梅 《理论界》2005,(10):85-85
快乐与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快乐并不都是幸福,不快乐肯定不幸福。快乐与幸福有高低、长短的质量之别,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制度文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明形态 ,制度文明既不属于物质文明 ,也不从属于精神文明 ;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3.
旧哲学的自由观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由问题的解答的四种方式,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环节,都是一种非现实的解答方式。马克思哲学自由观是在批判旧哲学自由观和自身不断完善过程中形成的,揭示了自由是人在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中辩证的、历史的统一。自由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绝对和相对、具体和历史的统一。“自由王国”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的领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不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哲学实践论自由观仍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从理性自由主义转向激进民主主义,这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密切相关。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颠倒,以及对其法哲学中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的超越,从理论上说,主要是由于他对法国大革命作了初步的研究,"依靠法国的理论",站在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一个结果。马克思颂扬民主制与人民主权,也试图以"真正的民主制"超越资产阶级的民主制与人民主权原则,达到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这为以后的思想转变打下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把自己青年时期对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及其直接研究成果化作了理性的哲学体系,法国大革命与其政治哲学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我们要从黑格尔对法国大革命的完整评价、反思中,从其哲学体系的圆圈运动中,整体把握其政治哲学。从黑格尔的一系列著作中可以看出:理性的日出是黑格尔对法国大革命理性思考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6.
罗伯斯庇尔心中的美德共和国是一个永恒正义的王国。深受古典美德政治典范熏陶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美德政治理论影响的罗伯斯庇尔,在其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德与政治同一的理论,其美德政治理想的实质是道德政治化与政治道德化的同一。罗伯斯庇尔美德政治理论集中回答了法兰西共和国民主政体与美德、幸福、法律、平等、革命的同一性问题,尤其强调了平等对社会政治和谐的价值,继承并发挥了卢梭关于宗教对政治道德建设的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7.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权利与契约理论,使得契约理论成为一个具有从属性、更加激进和革命的理论。同时,他将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创始人洛克的政治哲学主题——自由,继续向前推进,并转换为法国政治哲学的主题——平等。另外,他还吸收了英国政治理论家弥尔顿的人民主权理论。  相似文献   
8.
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冷遇与过去的很热形成的反差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源泉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实践和哲学家的创造之中,这应该是一个文本高于解读、生活高于文本和话语形式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基础,其法制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学点法学;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法制教育理论的精髓是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法制教育摆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并积极实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邓小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解放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邓小平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步骤。政治体制改革26年来成就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