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江苏光复与程德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中,江苏(包括今上海市属松江、青浦、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高举民主、共和的大旗,向封建反动势力展开了猛烈的冲击,在较短的时期内光复了江苏全省。江苏光复中表现为和平和武力两种形式,以往有人将和平光复说成是程德全“扮演”的“骗局”;对举义反正,宣布独立的原江苏巡抚后来成为江苏都督的程德全,说成是“假装革命”,“用反革命两面手法”窃取都督职权的人。我们不同意这些看法,故撰此文,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2.
电报局与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民用企业中经营得较有气色的两个企业。兴办洋务的干将盛宣怀曾将轮、电两局喻为肥壤,而将铁厂比作瘠土。盛宣怀说过,他之所以敢于承担张之洞感到棘手的汉阳铁厂,是因为有了轮、电两局的资本作后盾之故。“轮、电两局可资挹注耳”。但是,以往对电局的研究似嫌不够,例如有的《中国近代史》对电报事业的创办与发展只字未提,有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提出的电报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洋务派的电报事业实际上由丹麦和英国垄断”等等论述也值得商榷。我们认为,电报局是研究洋务运动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不应忽视。本文试图对电报事业的创立、发展及其性质、作用等问题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3.
略论范仲淹与范氏义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我国一份珍贵的历史精神遗产。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先忧后乐观,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行动的准则。他晚年创建的范氏义庄乃是先忧后乐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文人柳亚子、陈去病是同乡、挚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人的政治立场、思想主张、诗文风格基本相同,为反清革命、维护共和并肩战斗.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柳亚子继续前进,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陈去病却落后了,不赞成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苏南地区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前所未有,成为江苏辛亥光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苏州地区的“千人会”起义则是这一时期声势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封建运动。 一 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消政府为了支付巨大赔款,摆脱财政危机,便加紧勒索老百姓。据《川沙县志》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县漕米征收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夜,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长期压榨,苏南地区农村经济迅速破产,农民的抗租、抗税与反饥饿等形式的斗争,风起云涌;城市工人,由于失业、物价飞涨等原因,不堪忍受压迫和剥削,纷纷起来斗争。先从农民的斗争来看以昭文、太仓、常熟、松江等地为典型。一九○○年,昭文、太仓交界的任阳农民,聚集至数千人发生抗租暴动。一九○九年,松江发生抗租暴动;松郡佘山一带,鸣锣聚众约法抗租,如有不遵守约法私自前往完租的,众必碎其舟,  相似文献   
7.
(一)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运动在上海获得了比较系统地展开,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但在知识分子中,而且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广泛的传播。从此,上海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地区。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那时起,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在这期间,上海人民曾掀起了无数次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是,最后都失败了。上海人民处在徬徨、苦闷之中。正在这时,传来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给中国人民和上海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具有反帝反封建光荣传统的上海人民对此感到特别亲切,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十月革命的第三天(1917年11月10日),上海的《民国日报》即以“突如其来之俄国政变”的醒目标题,报道了俄国“临时政府已被推翻,美克齐美党(即布尔什维克党)占据都城”的消息。次日,上海的《时报》、《申报》等报纸对十月革命也都作了报道和介绍。11月15日,  相似文献   
8.
论翁同龢     
翁同龢是晚清的“两朝师傅,十载枢臣”,参与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政治事件,与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往,对翁同龢开展了一些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但应该说,研究还是不够充分的,分歧也较大.例如翁同龢被清廷“开缺回籍”,隐居常熟虞山期间,有的论者持否定态度,但根据新近发现的资料来看,似非如此.翁同龢是一位对晚清政治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即二十二岁时,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起,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六十六岁任钦差大臣,驰赴广西镇压天地会农民起义,途死于广东普宁县行馆止,前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他先后在厦门、南昌、杭州、江苏、陕西、湖北、河南、山东、湖南、广州、甘肃、云南等地任官,其中以江苏连续任官时间为最长。清道光二年(1823年),林则徐升江苏按察使,主持全省的司法刑狱之事。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出任江苏巡抚,主管全省的民务。今年是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本文拟对林则徐在江苏任官期间之政绩作一些论述,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