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文忠公政书》即《林文忠公疏稿》,共三十七卷。这是林则徐在江苏、两湖、广东,以至陕、甘、云、贵等地当地方大吏时,给皇帝上的奏稿。据左宗棠在序言中说:该书为“海内士大夫争相传诵”,并说“尝取而读之,有以知公生平居官行政之大略,如景星庆云,照耀天半,郁郁然动人瞻仰,而不能己也”。这说明该书在当时的广泛影响。至于该书内容,左宗棠认为“嘉(庆)道(光)以来,天下切要之政,莫如讲求吏治,整顿钱漕,加意海防诸端”。而林则徐的奏疏,主要也是涉及到这些方面。所以从  相似文献   
2.
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代表上升时期地主阶级利益的学派。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发展过程中,法家思想曾经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西汉末年以后,地主阶级逐步向反面转化,独尊儒术,咒骂法家,但是法家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进步思想和政治路线,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历史前进,仍然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叛徒、卖国贼林彪和他的主子苏联修正主义集团,和历代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目的是攻击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因此,正确评价法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对今天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七年底,我在中山大学科学讨论会上,曾提出《试论李自成思想》一文,对姚雪垠同志的观点进行商榷。会上黄彦同志表示不同意我的看法。为了进一步开展讨论,广东《学术研究》一九七八年第三期发表了我的文章,并同时登载了黄彦同志《对<试论李自成思想>一文的商榷》,对我提出批评。黄彦同志的异议对我有很大启发,但其中有些观点我仍然不敢苟同。本文再谈谈我的看法,以供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哲学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注重研究人生问题。特别是传统儒学所讲的人生哲学,更是十分丰富和突出。中华民族所以有较强的凝聚力,几千年来能独立于世界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国哲学思想史家杨荣国同志因癌病不治逝世了! 杨荣国,湖南省长沙市人。一九二九年在上海群治大学毕业后,在长沙任中学教师。抗日战争前夕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他读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辩证唯物论提纲》(油印本),懂得学术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一九四○年,他在桂林发表的《中国古代唯物论研究》,和一九四六年在重庆发表的《孔墨的思想》两部著作,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6.
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重要创见。这套理论曾震惊一时,后来又转归沉寂,其原因值得探索。本文拟对这套理论的产生、成就和局限作出分析,以求能正确理解这套“层累造史” 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术研究》1983年第5期发表了一篇梁启超论孟子的遗稿。这是一份从未发表过的梁氏手迹。据有关方面鉴定和知情者的分析,认为手迹是可靠的,估计是梁欧游回来或在此一段时间的作品。梁启超从1918年底出发到欧洲游历,1920年春天回国。后担任清华研究院导师和南开等大学的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直到1929年1月去世。梁氏晚年政治上仍是趋向保守;但最后十年从事教育和学术活动的生涯中,他结合教学,编写出不少学术专著,对后学起到启迪的作用。梁氏这篇论《孟子》的遗稿,是讲孟子教育思想的专题论文。但梁氏此文,不仅是客观地介绍孟子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对此作了引申和发挥。我读过这篇《遗稿》后,觉得内容相当丰富,反映出梁氏对人才学的重要看法,为我们研究梁氏晚年思想提供了可贵资料;同时对我们了解中国二十年代教育思潮的一个侧面,也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湛若水,字元明,初名露,后改名雨,字民泽,广东增城县甘泉都人,学者称为甘泉先生。生于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卒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享年95岁。湛若水是广东著名学者江门学派创始人陈献章(即陈白沙)的门弟子。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才从学于江门,却为白沙所赏识,白沙晚年声称将钓台衣钵付与若水。若水在白沙身后,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任编修。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在京师初识王守仁。正德七年(公元1512  相似文献   
9.
李锦全 《中州学刊》2006,(3):149-151
游酢是洛学的首要传人,在程门四大弟子中,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游酢列居首位。然而后世言及道南一脉,却突出杨时的地位。这固然由于游酢去世较早,未能载道南归发挥作用;但使他身后受到伤害的是因他晚年好佛,胡宏甚至说他是程门罪人。而由二程与游酢对佛学的研究作比较可知,二程既吸取佛学的思想营养,又要维护儒家正统而批评佛学,还劝禁生徒不要探讨“释氏之学”,这种态度是欠公允的。游酢违反二程的告诫,主张对禅学应该深考,如果这算是背叛师门,就不应该说是“罪人”,而是纠正了二程对佛学持双重标准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李锦全 《学术研究》2001,1(11):86-89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一般认为来自西方基督教,但拜皇天上帝与主张平均平等,也是中国原始宗教和后来农民起义的传统思想,因此可以看成是中西文化的结合.德国农民战争中的闵采尔是正宗教会的神学异端,太平军起义时的洪秀全,亦被近代基督教视为异端邪说,其实这是反封建革命农民的本能,是中西文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