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哲学或系统主义哲学,是本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一般系统论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哲学,目前在世界上已产生了一定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这种哲学也开始注意。但是,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系统哲学,现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本文依据自己的初步研究,试对这一哲学加以评估和简要论析。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功能或职能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哲学的功能问题,从字面上讲,就是指哲学具有什么样的功效或能力的问题。如果通俗地说,即是指哲学有什么用、可以干什么或能派哪些用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运用它,而不是为了别的。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哪些功能,以及怎样发挥这些功能,那就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学习的效果。所以,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问题,对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都是颇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唯物主义方法,我在两篇文章中已作过专门的探讨①。现根据有关专家、学者和同志们所提出的问题或意见,继续就这一方法作一些讨论。 一、关于唯物主义方法的独立地位问题 这个问题我在已发的两篇文章中作过一定的说明,但有的同志觉得还不够充分,另外也有的同志持有不同的看法。考虑到这是涉及我们所主张的唯物主义方法的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也即唯物主义方法究竟可不可以独立地予以提倡和强调的问题,因此这里再作一些补充和较为集中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M·邦格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教授和科学基础与科学哲学部主任。他的《科学唯物论》一书即将在我国翻译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邦格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唯物论哲学家。邦格认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唯物论哲学在当代也需要发展,而不能停滞下来。他强调唯物论哲学应当依据逻辑、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使自己现代化。邦格把建立科学的唯物论作为自己一生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且取得了积极的、重要的成果。 邦格于1981年出版了《科学唯物论》一书。在该书中,邦格致力于使唯物论精确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我国学者张华夏认为,“邦格的唯物论十分系统地概括了系统科学所揭示的本体论原理和范畴,所以他可以视作是当代系统论唯物论的代表人物。”邦格的唯物论也具有战斗性,他对当代一些哲学家,科学家对唯物论的种种责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批评。 近年来,邦格进一步将他的哲学思想系统化,并出版了八大卷《基础哲学》。其中有:(1)《意义与指涉》(语义学一);(2)《说明和真理》(语义学二);(3)《界世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哲学界的学术活动情况如何,这是我区广大哲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为此,内蒙古哲学会于1991年3月4日召开了为期一天的学术信息交流会,30位哲学界的学者、专家和学会会员参加了会议。会上介绍了在北京、南京、宁波、四川召开的有关学术会议情况,自治区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介绍了本单位的科研课题、活动情况,哲学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1990年哲学学术活动的基本进展和主要收获,并就1991年的学术活动问题征求了学者、专家和会员的意见。从会上介绍的情况来看,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时,必须注意研究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时三十年。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是相当重视并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精神文明的建设。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只是零碎的,就事论事的。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从理论上、整体上加以研究,则是十分必要的。一者,因为它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阶段,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因为任何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对于今天我们所从事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者,对民主革命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评价,我们才能继承其优秀的部分,克服它的不足,搞好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最后,对于研究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史来说,民主革命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引起注意和重视的一个问题。1991年9月16日至21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内蒙古自治区哲学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包头钢铁稀土公司等单位发起,就“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来自全国各地和自治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在包头市举行的这次会议。现就会议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若干学术理论见解作一介绍并略加评说,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1983年,《内蒙古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了我的第一篇研究唯物主义方法的论文——《试论唯物主义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对唯物主义方法在此之前尚无人作专门的研究,因此这篇论文发表后逐渐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注意。1985年,该刊又发表了《再论唯物主义方法》一文,《新华文摘》、《国内哲学动态》相继摘要转介了该文的见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又在同一期转载了上述两篇论文,从而在较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在将该文寄出征求意见中,收到了杨献珍、张岱年、高清海、葛力、周抗、张华金、房良钧等专家学者的回信,他们对研究唯物主义方法的想法表示积极支持。此后,我又陆续发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些论文,初步对唯物主义方法的各种问题作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现在,我觉得回顾和总结一下这十年来的研究状况,特别是把如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学习与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对恩格斯和列宁的唯物主义思想比较注意,而对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则重视不够。其实,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奠基者,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极为重要的论述,对于人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至关重要。同时,只有了解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并把它同对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了解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所以,开展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课题。从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哲学界的状况来看,围绕马克思如何看待唯物主义问题,人们也是很有争议的。在我国,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因  相似文献   
10.
主体与客体是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展开研宄和讨论的重大哲学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怎样正确地或科学地看待这个问题,目前哲学界尚有不同看法。不久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由该校哲学教研室和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编的《主体与客体》一书,对这个问题作了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主客体的规定性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研究、主体性问题研究、主体与思想方法、主客体关系与实践、毛泽东主体思想研究、中外主客体学说研究等。全书共28.5万字。著名哲学家邢贲思为该书写了《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思考》一文,作为代序言。他说,主体性问题和实践问题是紧密相联的。因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