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治文明的语境下,善治与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政府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趋势的选择,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促进政治文明获得实质提升。善治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它的推进过程就是一个实现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与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走向善治的必要途径,它的最终目标是善治。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蕴涵着深刻的伦理意蕴,都不能凌驾于道德这一价值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价值基础在于与其伦理意蕴相契合的道德准则规范和道德理想,失去了道德的支撑,可持续发展将失去发展的秩序。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一方面吸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又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确立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提出了要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蕴涵着丰富的正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主动呼应,是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地方高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地方高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特色化的视野审视地方高校与佛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共生的关系,能更好地理清地方高校专业调整的思路,明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地方高校的专业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作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不仅倾注了对广大妇女命运、地位的深切同情,更重要的是他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视角,来考察和思索妇女问题,并身体力行,以禁缠足、兴女学等践行作为女性解放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力倡女性的解放,塑构女性话语权,开启了一代女性运动新风!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邓小平对社会发展建构的探索始终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上,始终贯穿在他们毕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但由于两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哲学思想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两人在处理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方法,建构社会发展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杜环欢 《中州学刊》2002,(2):118-120
珍珠港事件的爆发 ,使当时的中美关系呈现出新的态势 ,美国为实现其自身战略 ,极力将当时国内基础还相当虚乏的中国推向“四强”之列 ,而蒋介石政府亦企盼通过美国的扶持跻身于大国的台阶 ,实现其独裁构想。由于中美两国政府在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上各有所怀 ,相去甚远 ,因此 ,开罗会议虽把中国抬上“四强”之列 ,但实际上 ,中国的国际地位未能得到根本提高  相似文献   
8.
杜环欢 《河北学刊》2006,26(1):73-75
政治文明建设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任务和主题,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样,在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营造文化氛围、建立运作机制、整合优化配置资源等方面,探讨构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托举平台,并提出了制度创新、政治社会化和意识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于康有为来说,公车上书特别是1897年至1898年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展,构成了他政治和学术生涯最有光彩的篇章. 一个"维新领袖"形象由此矗立于历史舞台.但细来解读康有为的笔下文字与言行,不难发现其内心的内在矛盾,其刻意塑造"教主"形象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0.
略论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方式是思维活动的形式 ,它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哲学和思维的范畴。邓小平的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理论的本质表现 ,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它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与现代科学的土壤中 ,是思维领域中一朵绽放的奇葩 ,既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 ,具有明显的唯实性、创新性、超前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