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20年前的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首届代表大会在乌鲁木齐胜利召开,宣告自治区社科联成立,转眼已过了20个春秋。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召开一个隆重而俭朴的座谈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此来庆祝社科联的生日。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代表社科联主席吴敦夫同志,代表各位社科联常委,向出席今天活动的专家学者、学会代表、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自治区社科联是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的学术性群  相似文献   
2.
彼此衔接而又有根本区别的两个历史时代的标志,作为“人权”和“人的解放”分别反映了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代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一、人权——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人权,作为一种政治主张,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立论基础。为了全面把握“三个代表”论述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 ,需要学习和理解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一、关于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 :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穿、住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其它活动。满足人的生命 (生存 )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① 。人的需要则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长期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繁荣进步的战略部署,为此必须运用历史辩证法,正确分析认识、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乃至消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座辉煌的里程碑。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创造着为世人所叹服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创造着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改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其中,价值观念的嬗变尤为深刻。尽管这种变革不是整齐划一地进行,甚至也不是出自某种先验的设定;尽管在变革中发生了十分复杂的诸如迷惘、徘徊乃至一些倒退现象,但是,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却以实践的方式为自己开辟着通路,催生着、推动着全新的价值体系的生成。尊重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关于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简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它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执政党建设经验的凝炼化先进性 ,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所在 ,也是党获得执政地位的最基本的依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为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 ,实现了各族人民的…  相似文献   
7.
真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鲜明地表达了党的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并将两者统一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探索中去。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变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七大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的规划与部署,其中,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9.
人通过劳动,凭籍了科学技术的力量,才最终将历史划分为两大部类,开辟出独立的人类历史。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全面变革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正是基于这一更为根本和更为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一、科学技术革命变革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革命变革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先统治着人的自然界,反过来被人所统治,变成了向人提供原料的合作伙伴,成为满足人的各种要求的对象。仿佛整个大自然仅仅是“为了人”而存在着。在人与自然的合作中,人是自由的,是积极主动的一方。而自然界则是不自由的,是消极被动的一方,人居于支配的地位。人依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工具向大自然提出要求,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利用和改造,在创造劳动产品的同时,也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阡陌田园、水利设施、都会闹市、摩天大厦、油田矿区……都是人的意志的产物,也是人所引起的自然变化。自然的变化又促使人萌生了新的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并且强调,要把这两方面工作的实绩和本领“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从而对党的各级干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既是我们党领导物质文明建设胜利前进的基本前提,也是党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