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生活异化状况的考察,从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属性、保障人类社会属性的健康发展、建立在生存且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三重维度出发,建构起美好生活的内涵。区别于纯粹的理论建构,《共产党宣言》同时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实践路径,即消灭私有制,挖掉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根基;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现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无产阶级主体力量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作用。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保护自然生产力并举、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积极践行与发展《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观。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馈赠     
杨倩倩 《金色年华》2011,(11):62-62
五年前甲乙两人分别中了118万元的福利彩票大奖;5年后的今天,两个百万富翁的结局迥异:乙成了拥有数家超市的千万富翁;甲却成了一般的打工仔。  相似文献   
3.
农民社会支持网络的演变与农村宗教热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倩倩  陈岱云 《东岳论丛》2011,32(3):101-104
当今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得农村社会居民的社会支持系统功能弱化,使宗教具有的教化与慰藉功能成为部分农民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依托,随之出现了当前农村宗教热的现象。农民宗教热是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农村由计划经济时高度组织化、拥有大量各方面资源的利益联合体的单位社会向社会联结松散体社会发展的一种过度现象。本文对对农村宗教热现象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社会转型期农民社会支持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而提出重构农民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