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同心圆说"与"荷花说"的分歧:"企业文化层次论"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常 《学术界》2006,(4):130-137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有关企业文化层次论的争论进行了学术对话,指出“同心圆说”与“荷花说”是两种有根本分歧的意见,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同心圆说”认定精神文化层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灵魂,由内向外辐射、渗透,起着统概全局的作用;而“荷花说”不同意将概念形态的价值观(标榜价值观)和心理形态的价值观(共享价值观)混为一谈,认为“同心圆说”所说的精神文化中只有共享价值观部分才能发挥文化威力,而企业推崇的标榜价值观并不一定起作用,除非它经过企业成功经营证明是有效的,才可以转化为共享价值观。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内修外显的功夫,尤其需要外炼内省的功夫,而这只有把企业文化当作企业生存指南,使企业倡导的概念价值观适应竞争环境的需要,不断指引员工为企业经营带来实际成果,才能真正奏效。  相似文献   
2.
通用公司(以下简称GE)以培养领导者著称,不仅为自己培养了接班人,而且给全球500强输送了大量CEO。在《财富》500强中,有168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都曾在通用电气任职,而通用电气这种培育高级管理人才的良性机制,也让它获得了“美国企业界的哈佛”的美誉。通用培养领导者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其中行动学习就是一种关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政治腐败效应是一个有关政治腐败与政治发展、政治衰败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国外政治腐败研究的文献表明,有关政治腐败效应的争论先后经历了传统政治腐败效应观、修正派与后修正派三个发展阶段;传统政治腐败效应观把政治腐败视为政治衰败;修正派在理论上给予政治腐败效应重新定位,认为政治腐败可以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后修正派对修正派的观点作了批评和补充,重新将政治腐败看作是政治衰败,本文批判总结了国外政治腐败研究文献,指出以简单化的正负分明的发展观不能有效分析政治腐败效应的复杂问题,并提出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杨洪常 《学术界》2007,21(5):68-74
Bebchuk等学者对财务经济学薪酬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有关经理薪酬制定过程近似市场交易关系的假设不符合真实现实,由此提出了管理者权力模式的经理薪酬新理论:董事会代表股东与经理人谈判薪酬安排是一种复杂的多层代理关系,可能导致管理者运用权力影响董事会而偏离最优薪酬契约,使经理薪酬决策过程成为索取租金的途径,最终导致"按绩效付酬"的经理薪酬计划蜕变为"无绩效付酬"的游戏.Bebchuk等学者不仅开拓了经理薪酬研究的新领域,也引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引进国外企业文化概念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而且引进之后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 ,这一现象非常独特。不少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策划活动 ,使企业文化的概念几乎家喻户晓 ,即便是一般员工也耳熟能详“外塑形象、内树精神”的道理。不过近20年过去 ,审视企业文化热到底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什么 ,却可以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些企业建设了较强的企业文化 ,能化腐朽为神奇 ,的确显示出了文化的威力 ,如海尔等企业;而另一些企业虽然倾心尽力、耗费巨资大造声势 ,其企业文化的策划不能说不宏大周密 ,曾在全国都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现象本质上是人类社会趋同力量的逐渐扩大从而将导致现存民族国家体系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 ,在认识全球化趋势时有两个需要十分留意的地方 :首先 ,全球化下的世界具有双重特征 ,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正在产生新变化 ,出现了相互依存和利益趋同的趋势 ;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又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状态 ,国家之间仍然处在无政府状态的争斗之中。其次 ,全球化趋势的争论所产生的和谐论与新冲突、新竞争论等观点都有一定建设性同时又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缺陷 ,没有一种意见或观点能够解释全球化趋势的全部方面 ,唯有从多角度和用多种观点去分析 ,才能对真实的全球化发展获得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以区域贸易集团和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区域主义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一股强劲的国际潮流。它的发展经验表明:成功的区域整合能促进区域内国家的经济贸易,给区域成员带来巨大收益;而失败的区域整合却能导致区域内国家的对立,甚至带来严重冲突。因此,探讨区域整合成功推动的原因与条件已成为一个热门的国际政治经济研究领域,而在这方面欧美学术界有大量文献对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存区域整合理论未能指出后进发展中国家成功进行区域整合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近十年来湄公河次区域之所以能够克服以往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区域整合障碍,是因为在冷战终结后新的国际条件下,产生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贸易集团整合模式和亚洲"成长三角"整合模式的多元化整合模式.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多元化整合模式表明,中国内陆边疆开放也可以像沿海开放那样成功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带来地区繁荣.  相似文献   
9.
快速分析员工培训需求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训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因为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它决定了培训能否瞄准正确的目标,进而影响到能否设计与提供有针对性地培训课程,因此对培训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企业培训的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的培训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失败,带来资源的大量浪费。在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今天,企业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虽有其必要性,但前提是必须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否则就不能证明培训支出具有合理性。一些企业的培训效果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