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迫使各国把竞争的焦点放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师范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高等教育法》,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多渠道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礼和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国家治理的手段和工具,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都发挥了各自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礼和刑同步源起于夏,自夏朝开始经殷直至西周,既有了礼,也有了刑,到西周时期达到顶峰.礼是指导人们该怎样行为的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其功能在于引导说服;刑是对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的规范,是惩恶于已然的制裁手段,其功能重在制裁和禁止.礼是引导性指导性规范,刑是禁止性处罚性规范.礼和刑有不同归宿.春秋战国时期法取代了刑,礼一方面成为生活礼仪;另一方面上,成为舆论导向和社会教化的德,这就是礼和刑的归宿.礼和刑对现代的道德和法治建设具有启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家需要和对象需要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国家的需要是使教育对象具有国家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即思想政治品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是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满足.认识是实践的先导,认识国家需要和对象需要的关系,目的是在实践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而只有透彻理解国家需要和对象需要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处理好国家需要和对象需要关系,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有获得感,进而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