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新型毒品滥用的成因与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用新型毒品正在成为一个增长迅速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对上海730名新型毒品使用者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可知:新型毒品的滥用并不是一种孤立出现的现象,它与社会控制的薄弱、吸毒同伴与环境的影响以及追求感官刺激的人格特质有着明显的联系.新型毒品使用者,无论是多种毒品还是单一毒品的使用者,都比传统毒品使用者或不吸毒者表现出更大的通过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混合多种毒品使用,则会使感染或传播艾滋病的风险迅速升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行动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滥,强化对吸毒者的行为干预以降低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并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建构起一种新的模式,以应对新型毒品滥用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在中国传播的最主要的危险和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导致人们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不安全性行为。本文认为 ,当务之急是必须从更广泛的关注人类安全的视角 ,改善艾滋病政策法律环境 ,调整对高危行为人群的社会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城市流动人口也日益增多,给流动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一、流动人口的增多是经济开放的必然结果建国以来,城市和国家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人为地切断了横向的经济联系;在流通领域里,渠道少、环节多、货流不畅,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分工,商品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别、人口流动与艾滋病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两个独立调查取得的数据,检测了不同性别的流动人口流动后性行为的改变及导致女性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的个人和社会因素。结果显示,流动和性别不平等的相互作用导致女性流动人口高度集中于增加其临时或商业性行为暴露的工作行业。女性而非男性流动人口在流动后经历了临时或商业性行为的显著增长。个人认知和社会影响因素对女性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构成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其中行为能力是与安全性行为最接近的显著因子,而工作场所的支持则可以增强女性流动人口在性关系中的权利。本文提出了一个研究重点的变化,即不仅要研究艾滋病病毒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播,更要看到其中的社会性别差异。对社会性别的关注其实是和构成艾滋病风险的因素相应的,它同时伴随着以产生结构性干预为目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结合个人认知过程和社会影响因素的整群随机抽样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通过对724名娱乐服务业女性的干预和比照发现,以小组为单位、同伴教育员参与的结构性行为干预在降低艾滋病风险性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方面是有效的。这对今后在该人群中开展降低艾滋病风险的行为干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结构性行为干预作为一种社会学实践,对于社会学从解释社会现象到改变社会行为的转变也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毒品转向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学实证研究基础上,我们发现了当代新型毒品逐步取代传统毒品的转向现象,发现毒品转向背后潜在的、复杂的文化动因正在成为当代社会新型毒品泛滥的深层社会原因.而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文化内涵中享受性一面的模糊认识和错位宣传,无形中为新型毒品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认识并倡导文化内涵中的创造性,并将普遍存在的文化创造性提升为以人为本的理想和信仰,将有利于遏制新型毒品泛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商业性性交易者艾滋病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国美  杨秀石 《社会》2005,25(5):167-187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艾滋病流行态势的加剧,预防和控制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已经成为关键。在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三的艾滋病病毒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受感染女性中有五分之四的人是通过其男性性伙伴(异性恋传播)染上病毒的(UNAIDS,2002)。新的证据显示,中国经由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比例正在上升,女性感染者上升幅度尤为明显。1998年女性感染者比例为15.3%,2001年为22.7%,2004年上升至41.0%。2004年国家哨点监测资料显示,暗娼中艾滋病病毒阳性率平均为1.0%;与此同时,暗娼人群“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仍处在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更加开放,中国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性表达和性关系方面的自由,但遗憾的是,这一自由似乎是以健康为代价换来的。更大的性自由总是与更高的STD/HIV风险性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