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那时,系主任白寿彝先生提倡青年教师和本科高年级学生要精读一、二部史学名著,一是借以提高阅读古文的水平,二是借以获得治学的根基。他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所不能代替的。根据白先生的意见,系里给高年级同学开出了“《左传》研读”和“《三国志》研读”两门选修课。这两门课,我都选修了。后来,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在《左传》研读这门课的基础上,做了关于春秋时期各族融  相似文献   
2.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的显著特点在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同史学概论的关系,史学遗产同史学概论的关系,近代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同史学概论的关系等,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恰当的处置,具有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4.
顾炎武是一位博通经史而旨在经世致用、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学者。读《亭林文集》卷一之《郡县论》以及《钱粮论》《生员论》,卷六之《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等篇,可窥其社会理想及政治学说。顾炎武的社会理想,概括说来,就是"厚民生,强国势"。他的政治学说,集中表现在"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及与此相关的诸论之中,涉及政治体制、财政、选举、军事等。今读其诸论并参考前贤与现时同行研究而有所启示,乃撰成此文,作为对这位伟大学者诞生40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6.
林东  钟华柱  黄佑鹏 《源流》2012,(9):44-44
走进高要市金渡镇榄塘村,村道两旁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清楚地列出了"年度阶段性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办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要事项情况"等资料,让人一目了然。在村中的廉政书屋里,电脑、电视机、电话、书台、书柜等设施一应俱全。80岁高龄的村民曾国球认真地观看了通过电脑上网连接的高要市...  相似文献   
7.
《哲盟实剂》一书,王士仁撰,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黎树县春和石印局刊行。全书分为上下二卷,共十五章,一至七章是上卷,余为下卷,约六万多字,附各类地图九幅(包括行政图、林业图、渔域图、铁路图、矿产图、山岭图、河流图等)。这是一部介绍哲盟状况、筹划哲盟经济的著作,同时也兼及论到哲盟的地理山川、民族构成、政治形势、风土人情等等。《哲盟实剂》于历史着墨不多,但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研究哲盟历史的重要参考书。自此书问世以来,已近七十年,它是我们了解清末民初哲  相似文献   
8.
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导论,白寿彝主编,全书包括:题记第一章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第二章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三章人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第四章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第五章国家和法第六章社会意识形态第七章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第八章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第九...  相似文献   
9.
由周积明教授与宋德金编审主编、郭莹教授副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史论》(上下卷 ,1 2 0余万字 )被史学界推为近 2 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总结性成果 ,是“当代新史学思潮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出版后 ,学术界反响热烈 ,本刊特约几位著名学者以笔谈形式谈谈此书的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喜读《中国社会史论》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的开拓之作  相似文献   
10.
瞿林东 《河北学刊》2007,27(2):87-91
林东认为,前辈史家在对待史料方面的一些见解、方法和经验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主要表现在重博闻善择;重分析辨析;重金石之学与二重证据;关注大量的、普遍的、主要的史料;以及重视历史资料的二重性等五个方面。张连生对“史料”定义问题进行了重新阐释,他认为,所谓“史料”应当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原貌的材料”,它有特定的材料范围,而不是任何一种历史资料都可以充当的。游彪专就金石文字的史料价值和解读方法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金石文字是其他类型史料所无法替代的珍贵史料,使用者在运用金石文字时必须深入探究金石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蕴。陈述则对网络史料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网络史料具有过去任何史料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容量,可以涵盖实物史料、口碑史料、文字史料和音像史料等,通过互联网,研究者就如同找到了一个流动的图书馆,而且它还具有快速、便捷、省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