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权行为理论在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中,有其潜在的制度利益。但是,由于既存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现行法律体系中存在难以与物权行为相兼容、契合的因素等原因,我国物权立法采物权行为理论的障碍在于制度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物权立法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旭霞 《东南学术》2004,(6):151-158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理论,概括了制度的功能,阐述了制度安排与制度"需求-供给"的关系;运用博弈论,考察社会财产权构造的效率,解释财产权制度演进的规律.本文认为,物权制度的功能是物权立法选择的必要条件;需求与供给的平衡趋势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契合,是物权制度功能实现的基础;我国物权立法是产生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经过利益主体多次博弈的相对均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注册会计师虚假验资、造成利害关系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本文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角度 ,结合具体案例 ,探讨了关于验资报告真实性的认定标准、注册会计师的主观过错、利害关系人所受损害以及虚假验资责任的承担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权出资合作社之后,合作社取得了林权。但合作社行使财产权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林木采伐的法律限制及合作社的采伐策略;二是合作社利用林权抵押融资存在的法律障碍;三是现行法律制度下林农与合作社的权益博弈。为解决好林权出资合作社的财产权问题,建议完善林权登记制度、林木采伐制度、林权抵押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5.
物权行为理论在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中,有其潜在的制度利益。但是,由于既存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现行法律体系中存在难以与物权行为相兼容、契合的因素等原因,我国物权立法采物权行为理论的障碍在于制度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论形象权的独立地位及其基本内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形象权是新兴的人格权,具有具体人格权的法律地位。传统意义上的具体人格权体系的构造及其内容无法涵盖民事主体的形象利益,确立形象权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立法潮流。明确形象权的具体人格权地位,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保障其人格独立、自由和尊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思想史中,关于财产的观念涉及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近现代许多思想家基于他们的政治立场或经济观念,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论述了财产制度是什么、为何而存在。在财产法中,“财产”概念可以从权利、权利客体两种意义上理解;两种意义上的“财产”相伴而生,不可分离;无论就权利意义而言,还是就客体意义而言,财产都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相联系。财产从其本质而言是法律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所保护的权利利益。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日趋重要的自然资源,应当成为法律规制的对象。太阳能资源符合现代民法理论对所有权客体的要求。国家作为太阳能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具有正当性。太阳能资源国家所有权是民法上的所有权而非抽象意义上的所有权。自然资源领域普遍存在的"国家所有权——私人用益物权"的制度模式可以成为太阳能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虚拟财产解析——以虚拟有形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旭霞 《东南学术》2006,(6):98-106
一般意义的虚拟财产或广义的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模拟现实事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具独占性的信息资源.狭义的虚拟财产即虚拟有形财产(或称虚拟物),是对现实环境中有形的物质财富的模拟.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存在天然的联系,并鲜明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因而应当纳入现实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虚拟财产并非知识产权客体,也不仅仅是债权凭证,虚拟财产是具有特定性、独立性的抽象物.  相似文献   
10.
虚假验资是注册会计师承担验资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验资报告作为公开会计信息的一种,对其真实与否的评判也应体现客观原则与主观因素的相互结合,既要遵循审计准则和规则的要求,又要强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和注意义务,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验资的风险,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