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涌现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发明家。南宋时期杰出的法医学家,《洗冤集录》一书的作者宋慈,就是其中的一个。宋慈字惠父,福建建阳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他生活在南宋后期,一生中曾做过数任高级刑法官。他在吸取我国历代法医科学知识的丰富营养基础上,又根据自己在当代执法检验的经验写成的《洗冤集录》一书,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科学的司法检验书,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带有权威性的法医著作,它比西方最早的法医著作,即公元1602年意大利法医学家菲德里(Fortunato Fedeli)氏所写的著作要早三百五十多年。  相似文献   
2.
清代新疆的丝绸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在我国西北地区(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上,又掀起了一股新的丝绸贸易的“热浪”。一队队满载精美丝绸的驼队,从西安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西出阳关,向西进发。从而使一度沉寂下来的“丝绸之路”,又重新兴盛和繁荣起来,出现了昔日少有过的盛况。清代“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不仅是古代这种贸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然延伸与继续,而且有许多新的特点。清代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的丝绸贸易,是当时西北民族贸易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3.
河北东部渤海沿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重要盐产区之一。河北沧州又称长芦,五代时,即于此地设置盐运司,“故直隶之盐以长芦名”。 长芦盐产区“滨海环居,迤北而南,起直隶临榆界,讫山东海丰县界”。它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曲折平坦的沙质海岸,沙软潮平,且海水含盐率高,咸度大。故所产食盐,不仅数量多,而且质地洁白、味咸,颇受消费者的欢迎。元代在此曾设盐场二十二所。明初设场二十四所,至“隆庆间因有场无丁,裁为二十场”,清初又“裁为十六场,复于雍正十年裁并为十场”。 这十场是:兴国、富国、丰财、芦台,此四场为天津分司所属;越支、济民、石碑、归化,此四场为蓟永分司所属;海丰、严镇,此二场为沧州分司所属。  相似文献   
4.
山西解州、安邑之间的解池(又称河东盐池),在清代是全国重要的盐产地之一。解池所产池盐又称河东盐、潞盐。清初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河东盐课“摊归地丁”改革前,河东盐行销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一百七十二个州县①。到嘉庆、道光时期,行销地区则稍有变动。由于河东盐“课以锭计,引以名计”②,课银五十两为一锭,盐二百四十斤为一  相似文献   
5.
浙江东部沿海一带,海水含盐量高,在清代是我国海盐的著名产区之一。清代前期产盐共三十二场。辖于宁绍分司者二十场:在杭州有仁和场、许庄场;在绍兴有钱清场、三江场、东江场、曹娥场、金山场、石堰场;在宁波有鸣鹤场、清泉场、龙头场、穿长场、大嵩场、玉泉场;在台州有长亭场、黄岩场、杜渎场;在温州有长林场、双穗场、永嘉场。辖于嘉松分司者十二场:在杭州有西路场、黄湾场;在嘉兴有鲍郎场、海沙场、芦沥场,在松江有横浦场、浦东场、袁浦场、青村场、下砂场、下砂二三场,在太仓有崇明场等。此外,尚有“温郡南监一场,乾隆二十八年复设,产盐无多,不立场员,令蒲门巡检兼管”。其时,浙盐行销浙江(浙东、浙西)、江苏、安徽、江西四省的一百二十五府州县。两浙运司行盐引额曾屡经变更,从清初到乾隆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的茶马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茶马贸易互市之制,最早始于唐代。但当时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换取马匹之物,并非全用茶叶,有时用金,有时用帛。唐初,还以大量金帛易取马匹。唐代宗时“回纥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直到唐德宗贞元末年时,才正式以茶易马,“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列传》,《陆羽》)但其时唐王朝还缺乏专官以管理边地茶马贸易之事。  相似文献   
7.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代新疆与内地的商业贸易往来,历史悠久。随着历史的推移,新疆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清代前期,由于封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强大和巩固,以及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新疆与内地的商业贸易往来,则更加频繁。通过这种商业贸易,内地的各种丝绸、布匹、瓷器、茶叶和铁器农具,源源不断地运往新疆,并深受天山南北的蒙、维吾尔、回、哈萨克等族上层人物和广大人民的欢迎。同时,又通过频繁的贸易,把新疆丰富的农畜产品和玉石等,运往内地,亦受到内地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喜爱。因此,这种商业贸易,不仅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了新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新疆与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切,当时在客观上又有利于清代西北边防的巩固和封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清代民族经济史研究,是我国古代民族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不仅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全国性封建政权,而且在这一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边疆。从而,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以较快发展,与内地的各种经济贸易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近年来,清代民族经济史研究工作,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9.
地处江苏太湖之滨的苏州,明清时期,是我国江南地区著名的丝绸产地之一。清代乾嘉年间,苏州的丝织手工业随着太湖地区蚕桑事业的发展,较之明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这里每年生产出来的大量绸缎绫绢,除专供皇家内廷使用及一般商业交易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作为运往新疆进行官方贸易之用的。而置办这些缎匹及具体运往新疆进行贸易等事务,则是由清代江南三织造衙门中的苏州织造衙门具体负责的。现在,我们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栏案馆所藏的档案材料,来具体分析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内地与新疆各地丝绸贸易中,苏州织造衙门每年为新疆织办和解送各色缎匹的一些情况。从而论述这种贸易在当时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山西与新疆的丝绸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前期,在内地与新疆的频繁商业往来中,丝绸贸易占有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地位。而在每年从内地运往新疆进行商业贸易的各色紬缎中,除江南地区和山东的绸缎、茧紬,及陕西的秦纱外,山西泽州府出产的泽纳和潞安府出产的潞缎,亦以它的色泽光洁艳丽,品种繁多,织工精细等特点,博得了新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