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语否定副词“不”“没”的类型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否定副词“不”的形态类型、否定副词“没”的语法类别及“不”“没”类的分合等方面对汉语否定副词“不”类和“没”类进行比较,“不”类否定词的形态一致性体现了否定范畴的标记性。否定词不仅是汉语方言分区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也是判断汉语尤其是南方方言与其他汉藏语系语言在类型上亲疏程度的语法参项之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宁波话具有较苏沪吴语更典型的话题优先性,不过,目前对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仍缺乏历时观察。《路加传福音书》(1853)为观察19世纪中叶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该译本语料表明19世纪中叶宁波话词序具有混合性,即TV、VO和OV皆有,但在复杂谓词和部分光杆动词句中受事前置倾向显著;介词类型也具有混合性,但后置介词较前置介词语法化程度高,且功能更活跃。可见,一百七十多年前宁波话句法具有话题优先典型且有微弱的OV语序倾向。  相似文献   
3.
汉语西南官话、客家话、白话、湘语等方言中都有以单音节词“(虫另)”或构成双音节词, “蟆(蚂)(虫另)”称青蛙的。作者认为“(虫另)”为壮侗语借词,尤其与壮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语言或方言可懂度(互懂度)是衡量语言或方言亲疏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前贤多注重方言要素间接近率(相似率)的计量研究,忽视了测试对象的感知能力.本文旨在区分接近率和可懂度,提出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言可懂度的构想,以便指导具体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方言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对方言语法展开宏观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类型学取向尤其是语序类型学框架下的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摆脱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中方言语法的附属地位,充分尊重方言在语言研究视角中的主体性,其研究也表明方言语法的类型学价值,同时也带来了类型与历史研究相结合新契机。方言语序类型学的比较研究将促进汉语语法乃至普遍语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