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社会底层尊严的书写--王安忆小说伦理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平 《学术交流》2005,42(6):155-159
当下的文坛以富人形象塑造为中心,文学创作的底层意识十分稀薄,而王安忆作为当代著名海派女作家,却以其社会底层尊严的书写,显示出了当下文坛的重要伦理意义.在王安忆的底层形象书写中,底层突破了物质力量、社会偏见的束缚,通过个体劳动来积极建构的自我价值,充分展示出贫民尊严的力量.她的关怀底层大众的写作有助于改变当下文学对于底层人物关注不够的现状,大大提高文学的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传播学和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了当下影视占据文艺格局中心位置的情境下,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所持的文学立场.文中不仅分析了王安忆通过电影的幻象酿成悲剧结局的小说情节安排,揭露了电影的欺骗性,而且还深入探讨了诸多作家迎合电影,在小说中透露出过多的影像化信息时,王安忆是如何始终坚持小说的原创性来对抗电影对小说的蚕食,对抗图像化时代图像对语词的消解.最后,论述了王安忆的小说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验,对电影强势背景下当代小说的发展所提供的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甚至包括现代文学学术界以及鲁研界,大都将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解释为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可笑而滑稽、迂腐而固执的形象,说成是腐朽罪恶的旧科举制度培养出的牺牲品。这实际上是对鲁迅作品一种极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柴平 《学术探索》2005,(2):141-144
本文从生存本体论的角度考察了王安忆丰富复杂的交往叙事,探讨结缘与解缘的世界里人的生存境况。文章从亲密有间的结缘世界、功利型的结缘、解缘的世界这三个层面梳理王安忆文本中的多种人际关系,阐述了王安忆笔下有海派特征的现代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5.
"怨恨"是张爱玲小说研究的新判断,是张爱玲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张爱玲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缺陷。在女性人性恶的文化建构中,张爱玲小说具有极大的怨恨体验。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甚至包括现代文学学术界以及鲁研界,大都将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解释为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可笑而滑稽、迂腐而固执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成长即人的社会化,它不仅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生理上的发育过程,还包括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塑造过程。“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到的一种阻碍成长的情结。约拿是《圣经》中的逃避职责不传道的人,被鲸鱼吞入腹  相似文献   
9.
柴平 《学术界》2005,(3):255-262
本文探讨了王安忆关于上海的写作,梳理了王安忆写作中体现着的有关上海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特征,发现她对于上海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另一种理解,即充斥于上海肌理中的诸多非现代性因素,进而展示王安忆剥开了长期以来遮蔽在上海上空的单一认知态度和“新意识形态”视角,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完成了对于上海的全新书写,分析了她是如何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建构上海城市的地缘特质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王安忆关于上海的写作,梳理了王安忆写作中体现着的有关上海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特征,发现她对于上海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另一种理解,即充斥于上海肌理中的诸多非现代性因素,进而展示王安忆剥开了长期以来遮蔽在上海上空的单一认知态度和“新意识形态”视角,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完成了对于上海的全新书写,分析了她是如何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建构上海城市的地缘特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