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栾培新  兰成华 《理论界》2004,(1):132-133
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综合国力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的竞争。中国加入WTO,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促进了高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这一全新的形势,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极为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家的人才规划和科教界对世纪人才的迫切呼唤,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建设一支全新的德育干部队伍,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新形势下高校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
栾培新 《理论界》2014,(2):164-167
在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显著问题是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不高。这一问题由多种因素造成,国家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力度不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缺失,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毕业生本人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不强,都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率低下。促进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毕业生自身四方的协同,而其中政府和高校应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面对教师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很难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于是,尽快提高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学科建设,并且指出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才能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栾培新 《理论界》2013,(12):187-188
学业导师制是高等学校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推动学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学业导师结合专业实际,在侧重对学生学业指导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生活、心理、就业、科研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STS),是大学、政府、企业、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科技制约与社会建构的辩证统一。我国20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或正在经历三个方面的历史转型:由高校自发探索到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由技能型到素质型,由模仿型到本土创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梳理和审视这一历史转型,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和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栾培新 《理论界》2014,(11):79-82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日益巨大的情况下,师范院校的就业难度也与日俱增。如何从关怀视域探讨研究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效性,不光具有可行性,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