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红敏 《决策》2012,(4):57-59
增量改革 三门峡的大纪检组制改革可以归结为增量改革. 2008年9月,三门峡市完成市直单位纪检监察派驻的机构改革.按照性质相近、便于监督的原则,在市委工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市人民团体、市人大、政协机关、市政府设党组工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等63个部门派驻10个纪检监察组,名称为"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第N纪检监督组",俗称"大纪检组". 与此同时,撤销市直28个纪检组,26个监察室,相应取消原相关局委纪检监察编制及领导职数,核减人员编制59名(其中行政编制48名,事业编制11名). "在大纪检组改革中,人员安置是改革能否稳妥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公民社会发育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得重新建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成为必须。公民社会对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意义表现在四个层面:重构社会与国家关系,型塑现代国家;为民主的国家建设提供社会基础和条件;确认个人的价值与公民的社会地位,推动政治文化的转型;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县域治理也正在经历着艰难而重要的转型。近几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县域治理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引起了各方极大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本刊约请几位学者就县域治理改革的切入点、我国县域治理改革实践的总体特征与方向、当前省管县改革的基本态势与走向、县域环境治理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等问题分析了县域治理改革的实践与走向,以期推动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以来,以村民直接选举与自治为核心的中国农村政治改革与发展,使农村研究成为跨越学术的公共性话题和国内外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处于学术公共意义上的"显学"地位。这一时期的中国研究几近进入一个言必称乡村民主的"草根时代",也涌现了一大批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然而,在世纪交替之际,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国家认同建构中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建构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民主—自治话语的支配下,乡镇政权往往以干预村民自治的罪名,以恶的面目呈现在公共舆论中,因此,对于乡镇政权在村民自治中的角色和作用一概排斥的多,理性分析的少。  相似文献   
7.
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基层民主建设进入后选举时代,本文以近10年来各地村治实践中比较典型的村治经验与典型模式为研究样本和分析对象,揭示后选举时代基层民主建设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实践困境.当前,基层民主治理创新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化和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未来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制度建设到能力建设:基层民主建设重心的转换;第二,农村社会微观组织的再造是未来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第三,由制度推动时的外动力到制度运行中的内动力的转换是基层民主建设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国家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它是国家振兴的根基之所在。从内容上来看,国家认同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建构要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这三个层面展开,它们也是国家认同建构有效的、可行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国家的理想型——以权力运作为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尝试以权力运作为分析视角对现代国家一般特性进行抽象,即尝试发现和建构现代国家的理想类型。本文提出,理想型的现代国家权力形态为科层制组织形态;现代国家权力运作类型呈现为权力的集中化与局部化-扩散化,其权力运作具有以下特征:规训权力、内部绥靖与反思性监控。现代国家的理想型旨在为学界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政治转型的特殊性,描绘并重构中国政治的真实图像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樊红敏  代丹 《决策》2012,(10):50-52
在没有解决县委书记授权来源这一根本问题的情况下,这次改革能走多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人们普遍存有疑虑。2009年是推进县委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的"破题之年",是年3月,中央纪委、中组部选取河北省成安县、江苏省睢宁县、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等3个县(区)作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2010年11月,改革步伐加快,决定在全国范围推动县权改革的试点。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县委权力公开的探索进行得怎么样?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