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要激活赵树理,使其成为当前“三农文学”创作的精神资源,需要摆脱政治与文学、民间文学传统与五四新文学传统、赵树理艺术手法与现代性对立的研究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赵树理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与“人民文艺”传播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普及全国的人民文艺传播网络,为人民文艺传播网络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如何改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扩大人民文艺的传播疆域,提高其传播效率,是赵树理长期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赵树理与人民文艺传播网络的关系,重新审视其文艺观及文艺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成败和得失.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各文学刊物上关于"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讨论,与当时复杂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形势密切相关,与思想界、文学界革新力量与保守力量的反复较量紧密纠缠。从"新人"讨论及其逐渐淡出文坛的过程,可以看出新时期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张力,以及这种张力与当时复杂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反复的讨论和较量中,革命时代所形成的人物形象规范逐渐解体。  相似文献   
4.
在如何理解五四新文学与革命文学之间的关系上,建国后"十七年"与新时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十七年"中,五四新文学传统逐渐被革命化,革命文学传统逐渐被强化,从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联系;在新时期,五四新文学传统的革命色彩逐渐被淡化,其地位一路飙升,革命文学传统逐渐被消解,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了"背叛与倒退"的历史联系.但两个时期中也有不同的声音,只是在学术界不占主流地位而已.这一变化可以从两个时期的意识形态结构的变化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影视网络的冲击下,小说读者群逐渐被瓦解。小说面临危机的言论,最近频繁地在媒体上出现。《煤老板》良好的阅读效果启示我们:可以通过深度介入现实生活、增强小说的故事性、充分发挥文字艺术的特长、增强以文字塑像能力等方式,去寻找和培养小说读者群体。  相似文献   
6.
2004年 10月 13日—16日,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史料的新发现与文学史的再审视”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洛阳两地隆重召开。来自全国 3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的 70余名学者,围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文献的版本汇校、辨伪辑佚,文献发掘与文学史的叙述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坦诚的研讨和对话。一、关于文献发掘、整理与研究方法学者们从不同研究对象出发,指出了文献发掘、整理和研究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以及各自在文献研究中的新发现。黄修己 (中山大学 )对史料派和史论派…  相似文献   
7.
延安文学的现代化问题,是与其民族化、大众化实践密不可分的。整风前,延安文人对五四新文学、西方文学基本上持开放态度,这至少说明,以欧美现代化的尺度整体否定延安文学的现代化追求,是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整风后,延安文学在文学资源的借鉴上,出现了独尊传统文艺、特别是民间文艺的偏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延安文学现代性的丧失,后期延安的民族化、大众化实践,正是通过严格区分两种民族文化,以及以旧形式传播新思想的方式,来坚持其有别于欧美现代化传统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  相似文献   
8.
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向内转”的主体性研究思路的制约,近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出现了脱离经济基础的思想文化批判、女性主体性与政治性对立、以性别对抗建构女性主体性等三种较为普遍的思路。这些研究思路,不利于增强女性文学研究与当前女性问题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利于科学地总结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无益于女性主体性的建构和女性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只有把女性文学研究重新放回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去,女性文学研究才可能突破这些思路的束缚,走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外省书》问世以来,批评界对其褒贬不一,正确阐释这部长篇小说,关涉到对张炜的整体评价,关涉到我们如何理解他的新作《能不忆蜀葵》。文章认为,《外省书》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从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婚姻家庭观念、民族语言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当代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能不记蜀葵》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读<文艺报>,我们可以发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无论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还是简单地等同起来,都无法充分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文艺管理体制、文学表现对象、文学创作方法、人物形象设置、文学遗产的借鉴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出"十七年"与新时期的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复杂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