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最有效的措施入手,提出了如何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即治本之策是进行 农村市场化改革;最后从中央对地方转移财政支付、精简机构、改革教育体制等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搞好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
论民间宗教的道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除了儒家文化传统作为主体代表着东方文明之外,还有广泛弥散的宗教文化.正是宗教构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精神支柱.成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社会意识的核心内容.宗教的力量不仅表现出人们的虔诚和顶礼膜拜,更能表现出它具有部分地决定一个民族的主体意识的作用.几千年来,生活在社会宝塔塔基部位的下层人民群众,穷困伴随着他们一生.他们和上层人们一样,同时具有喜欲好恶、文化信仰和理想世界.他们也想进入正统宗教信徒的行列,可是正统宗教往往不接纳他们,大概粗俗的布衣是不能和上流社会的贵族同在一起享受神的恩赐,连信仰也不允…  相似文献   
3.
段建国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12-13,137
平等和公平观念的形成,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有着不同的历史和阶级内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平等,是形式上的平等。小资产阶级主张在私有制基础上实现财产和人身的平等权力,是一种脱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才能真正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克服平等和公平失衡的状况,逐步地建立起既存在适度的差别,又具有高效率,同时又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浅析现代意义土地整理的内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整理是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 ,按照有关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调整土地利用关系 ,使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需要将土地整理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研究 ,建立科学的土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估模型 ,制定相应的土地生态系统评估规程 ,为项目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服药六注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处于逐步减退状态,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生物转化和排泄能力等较年轻时都有一定的下降。因此,如何正确服药,对老年人的保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个廉政高效的政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是关系到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廉政问题将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研究毛泽东的廉政思想,不仅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历史观,同时也是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借鉴继承并赋予其崭新的 内涵,小康社会理论被作为“三步走”战略的核心范畴。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中国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8.
段建国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31-35,148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地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一直是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新的社会阶级力量决定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影响这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演变.推动这个社会逐步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型.中华民族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西部地区开发利用人力资源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在人才竞争上不占优势,中国入世后,对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优化人才结构,营造宽松留人的优越环境,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引进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创新就是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创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创新"范畴引入政治领域,首次提出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并对"三大创新"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和源泉,也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