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02,23(4):117-118
委婉语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取代禁忌语、满足人的美感需要和功利性、提高言语交际效果;生成基础表现在人的廉耻心理、趋吉心理、焦虑与恐惧心理和群体定势心理等心理机制,以及“距离产生美”的美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目的语中缺少源语的文化现象,目的语与源语在词汇内涵中的差异都会导致文化误读。在大多数情况下,误读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增加目标语文化的艺术表现力。要想尽可能避免文化误读,译者需要精通本国文化和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毛新耕  赵明 《云梦学刊》2012,33(4):112-118
美国华裔作家从到达美国的第一天起就在种族和经济的双重压迫下开始思索自身归属的身份认同问题.一方面他们在美国主流文化面前受到排挤,感受屈辱与自卑,但他们在弱势群体里竭尽所能保留自己的声音与尊严,与主流文化发生文化冲突,抗衡美国种族歧视与文化误解;另一方面他们试图接受美国社会观念,开始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美国文化,追求生活的多元与变化,企盼稳定,向往灵魂的居所和精神的家园.美国华裔作家成长经历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实质是走向文化强国的中国和美国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缩影.研究美国华裔作家的成长经历,对思考中国文化强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04,25(2):113-11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的产物,任何民族的委婉语都有其生成基础。避讳基础、审美基础、心理基础、合作基础、礼貌基础以及语域变异、时代变异、文学传统推崇基础等六个方面构成英汉委婉语的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5.
语序是语言的重要组合手段之一 ,反映一定的逻辑事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中英文描述同一客观事实有不同的语言表达顺序。文章从英汉翻译过程中主语的确立、信息焦点的突出方法、汉语时间句序的特点以及语序调整的实证性分析来探讨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相似文献   
6.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08,29(2):140-143
文学翻译评论可从译内评论与译外评论相结合的二维构架模式进行构架.译内评论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进行语用价值、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方面的评论,译外评论包括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双语比较、思维转换和文化交流方面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为目的。任何一部译作都是时代的产物,因而翻译的策略受到翻译目的的影响。从翻译目的论出发,对比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红楼梦》,探讨翻译目的对他们翻译策略的影响,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比较译本优劣不能单纯以译本是直译还是意译来进行,而要结合译者的翻译目的,分析译者在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时,要着眼于译者在进行文化传递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及他们各自对文化交流所做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修辞格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而体态语是借助动作和表情汇集的词汇来象征人的心灵、寄予人的感情的语言,在表达微妙的、朦胧的感情方面,体态语具有独特的效应.因而两者常被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并且两者常常紧密结合.它们的紧密结合对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本文将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两者紧密结合的例句进行分析,体会它们的紧密结合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09,30(2):117-119
成长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最受美国青少年喜爱的作家盖瑞·伯森的两本获得纽伯瑞文学奖银奖的成长小说《手斧男孩》和《狗儿之歌》,展现了布莱恩和罗素尔两个男孩在荒野里孤单旅行后逐渐走向身心成熟,长大成人的历程。男孩的成长历程酷似作者的成长和生活,是作者成长人生的写照。生活经历的再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校群育的发展与实施群育的现实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群育,又称群性教育,是一个历史的、世界性的话题。我国自春秋战国以降,便有着丰富的群育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群育的优良传统,将群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为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