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统计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提出一种新的观察企业的视角:从分析产权的合法来源出发,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规范分析,构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理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实现其自身权益主张的载体,因此企业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主张,而不能仅仅从股东利益出发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意味着企业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多边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的有机结合,而非股东单边治理.  相似文献   
2.
竞争密度依赖与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问题密度依赖 (densitydependence)模型的研究一直是组织生态学 (Hannan ,Freeman ,1977,1984,1989)的重点。Hannan和Freeman研究表明 ,对于一个企业族群而言 ,企业的创立与族群密度呈倒U型关系 ,即在初期随着族群密度的增加 ,创立企业的数目也随之增加 ;当族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 ,创立企业的数目随着族群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尽管密度依赖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 ,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 ,在实证研究中 ,测量和概念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在Hannan和Freeman( 1984)的研究中 ,用一个族群中企业数目来衡量族…  相似文献   
3.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换、依存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eeman和Heuer的模型仅限于提供一种管理理念,而不具有操作性。本文在Heuer工作的基础上,定义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依存关系及其类型。如果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非对称依存,那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更可能属于基于市场的交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应选择力量占优合作,双边合作治理机制应该为弱信任与正式控制组合的治理机制;如果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相互依存,那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换更可能属于基于了解的交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应该选择关系占优合作方式,双边合作治理机制为半信任与正式/非正式控制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如果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战略依存,那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更可能属于基于价值的交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应选择结构占优合作方式,双边合作治理机制应选择强信任与非正式控制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