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汪翠萍 《理论界》2009,(11):177-179
《所罗门之歌》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瑞森的一部作品。主人公奶娃在全盘接受白人主流文化中失根,与主动返回黑人文化中寻根是解读这部作品的一个关键所在。作品的结局不是失望的凄怆,而是希望的愉悦,预示着作者的远见卓识,即构建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的角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深层含义,而且对开拓莫瑞森作品研究的新领域,促进生态批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翠萍 《兰州学刊》2011,(4):210-212
牧歌是西方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牧歌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牧歌成为学术界的研究对象,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方学者对牧歌问题展开自觉、深入的研究,建构起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批评史。牧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人们扩展,牧歌日益成为人们探讨自然、社会及真理等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隐藏着来自<圣经>、柏拉图著作等多种传统的源头.诗人通过引用、戏拟、杂糅等手段,将诗人头脑中停留的感受、意象等与新英格兰的乡村景物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文本中的互文性关系表明,弗罗斯特的诗歌在"微言"中蕴藏"大义",由众人写成并向大众接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