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与国联的技术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改良,为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医疗卫生、水利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国联进行初步的技术合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技术合作被迫暂时中断.这一阶段的技术合作,对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和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国际政治"两大势力"论,指出国联为国际强权者的联合,是"反革命的大旗"."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反复揭露国联的帝国主义本质,竭力消除国民党散布的对国际联盟的幻想,号召民众起来驱逐一切帝国主义出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适时调整对外政策,在独立自主原则下支持国联并促其对侵略国家实施制裁,提出在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条件下可利用外资进行国防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以“人口过剩”为借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华实施殖民移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推行武装移民,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企图征服整个中国,导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日本又挑起太平洋战争.在实施移民侵略和军事征服过程中,日本十分重视舆论宣传,不断抛出“人口过剩说”、“民族生存权说”、“特殊权益说”等,为其侵略行为辩护,对内欺骗民众进行舆论动员,对外混淆国际视听.日本的舆论宣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美、德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自由知识分子,针对日本的“人口过剩说”予以了揭露和驳斥.  相似文献   
4.
洪岚 《办公室业务》2012,(9):103-104
病案档案质量控制已成为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控制的重点,加强实施病案档案质量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病案档案管理意识,是做好病案档案质量内部控制工作根本保证。完善病案档案质量内部控制环境;明确病案档案质量内部控制目标;建立病案档案质量内部控制体系和质量奖惩机制;注重电子病案档案质量管理与归档"双轨制",能够规范医院病案档案的管理,确保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环节,承担着全国70%农产品集散的重任。近年来出现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卖难买贵"、食品安全等问题形成的部分原因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的缺失。因此,应充分认识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必然性,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寻找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洪岚 《广东社会科学》2007,7(6):119-123
1933~1941年南京政府为增强抗战实力,对国联实施"经济外交"政策,通过技术合作谋取国际社会的经济技术援助。技术合作首先在交通、水利、农村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七七"事变后国联派出防疫队,帮助中国建立卫生防疫体系,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Hoover系数测定了内蒙古乳业、肉类加工、绒毛皮革等三个产业在各盟市的产业集中及产业集聚程度,并对比分析了这三个产业在内蒙古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发现乳业、肉类加工业、绒毛皮革加工业在内蒙古各盟市间存在产业集聚现象,但这三个产业在各盟市的集聚程度和分布状况各有特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抗战精神动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在日本侵略日益严重的形势下,逐渐转向抗日准备。纵观国民政府对日备战,经历了先内后外、由暗而明的过程,既包括了物质方面的准备,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动员。在精神动员方面,因形势的逐步发展,所采取的形式也分别不同。试图从蒋介石抗战精神动员的基本思想,结合新生活运动和国民精神总动员等决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