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生干部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力军。优秀的学生干部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骨干力量。文章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了当前学生干部存在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一些现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抓住学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落实信念坚定、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心理健康、作风优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发挥政治表率、学习创新、模范带头、组织管理、桥梁助手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文献,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仔细研读其中的教育思想,发现其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洪盛志  方清云  陈立鹏 《民族学刊》2023,14(3):23-32, 144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地区必须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持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植根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盛志 《理论界》2005,(11):224-225
本文论述了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中应把握质量和分层次教育两个原则,并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对于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和事业感、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声望、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辅导员的思想建设、体制创新、制度化建设、专业化培养、职业化要求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构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