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诚信道德置身和依托于一定的社会土壤.在市场经济社会,诚信是契约精神的内核,是提升和强化竞争优势的社会资本,是防止市场扭曲、实现谋取正当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它作为市场契约的基础、市场竞争的要件和合理获利的保障,构成了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德治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对诚信之需求的深厚基础和前提.因此,现代市场主体是"诚信经济人",体现着经济人的追求与社会人的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知觉     
道德知觉是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印象和留影。它虽然是交往双方各自对对方的初步成像,但良好的道德印象为交往疏通渠道,增殖交往价值,留下思念和回忆,产生人际关系的亲和力,从而提高交往频率,成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成分。因此自觉整饰自身的道德面目,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必不可少又极有意义的“修身”课题。道德知觉概念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由于受交往情境影响而产生的关于对方的道德印象,就是道德知觉。人在交往中总会对他人产生某种印象。关于高矮、胖瘦、面孔等可以产生自然特征方面的印象,关于言语、动作等可以产生行为特征方面的印象。道德知觉关注的是他人行为的道德意义方面。行为状况只有在能说明其人的道德属性时,才成为道德知觉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司法工作者,是组成人民的公、检、法机关的公职人员。他们以国家机关的代表者身份直接行使法律意志,以坚持正义、主持公道、维护治安、打击犯罪为神圣使命。惩赏严明,不枉不纵,则天下归心,安定团结。偏私徇情,贪赃枉法,则怨声载道,民心动荡。所以司法者必须德才兼备,既要具有马列主义觉悟,法律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又要进行道德修养,获得道德信念的支持,听从道德命令的指导。道德和法在司法者身上铸为一体,是司法者完成自己神圣使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司法者具有的道德准则主要应该是; 第一、要象钟爱子女的慈母一样热爱人民,为民请命,甘做群众的公仆,忠实人民的利益,这是司法道德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4.
诚与信的本义从本体论和道德论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贯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为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这一诚信的基本涵义,凝结出做人之本、为政之则和成业之道等伦理价值。诚信作为一种伦理现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社会文化土壤的不同而有所变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通过对真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正确原理。而詹姆士则用类似的范畴背弃了客观实在和科学实践,将真理局限在主观的范围内,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其归宿。  相似文献   
6.
"诚信经济人"假设与企业诚信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争鸣 《统计与决策》2006,(14):160-161
1“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解读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认为“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促进了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然而如何解释现实中自私的经济主体不顾甚至破坏基本的市场伦理,导致对整个经济产生破坏作用?斯密在《道德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