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政策测量和有效性研究:1979~200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我国正式颁布的1987、1995、1997和2002年4次外资产业政策及其投资目录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投资目录按照标准的2位数产业代码进行归类,并对各种政策类别赋予权重,以此测量外资产业政策指数,在这基础上,再对外资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开放趋势上,我国对外资产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在产业开放导向上,这4次外资产业政策表现出了一致性,集中反映了我国的引资目的,而且,在产业开放效果上,对于各种不同的产业分组,以及对于港澳台企业和外国企业,外资产业政策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外资的产业流向。  相似文献   
2.
无论按流量还是存量来衡量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极不平衡 ,即使在一个地区的内部 ,各城市间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分布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投资环境差异是造成国际直接投资在中国各城市差异性分布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角度 ,研究和评估了中国 5 0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及内部结构 ,并归纳了这些城市的投资环境类型。最后 ,本文对如何改善南京市的投资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制造业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了实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本文从规模、效率和运营等三个方面 ,对南京市制造业的现状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南京制造业在江苏省内和国内都具有相当的规模重要性 ;南京制造业中的加工装配及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 ,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不高 ;烟草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印刷业等行业的赢利能力较高 ;南京市制造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不高。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 ,本文就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提升南京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京制造业的竞争力、类型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制造业在城市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为了延续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和健康的增长 ,南京市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制造业。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南京市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估 ,结果发现烟草加工业、电子通讯业和电气机械行业的竞争力名列前茅 ,而仪器仪表业、橡胶业和化纤业等行业的竞争力差强人意。进一步研究显示 ,南京制造业可以被分为六种类型 ,其中优势类和潜力类行业的竞争力水平较高 ,具备了成为未来支柱产业的可能条件 ;运营类行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较高 ;而弱劣类和强劣类行业的竞争力状况较差。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 ,本文就如何提升南京市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亟待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本文从非正式制度框架考察了儒家文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2008—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发现,儒家文化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者自利以及组织战略变革是三条潜在的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儒家文化与企业绿色创新的正相关关系因环境规制强度、行业污染程度以及文化冲击强度的大小而存在差异。此外,儒家文化所引发的企业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本文不仅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业界如何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力一直是政界和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的视角,同时考虑政策特性(冲突性、明晰性),提出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和政策特性条件下,地方政府将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执行策略行为。而且,我们还认为,由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多阶段讨价还价过程,因此,政策制订本身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都将是一个动态性均衡。本文以中国外资产业政策在江苏省的执行案例对政策执行框架进行了说明,案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动态性均衡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超过800万家 ,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它们创造了76 %以上的全国新增工业产值 ,60 %的工业总产值 ,40 %的利税 ,以及约60 %的出口总额。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 %的城镇就业机会。为什么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何在 ?它们还存什么缺点 ?怎样才能保持和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本文试图以企业价值链为基础 ,通过对中国中小企业较发达地区———苏州市的457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8.
无效率兼并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效果上来看 ,兼并可以是合理的、有效率的 ,也可以是无效率的。合理的购并有助于社会福利和财富的增进 ,反之 ,无效率兼并将有损于社会福利与财富。无效率购并在本文中被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由于兼并企业内部和兼并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无效率购并 ;第二种是事前的兼并评估有效 ,但事后的绩效衡量无效的“无事后控制权增效的无效率兼并” ;第三种是尽管交易参与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 ,但社会福利水平却是下降的“垄断的无效率兼并” ;第四种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被称为“准兼并机制”下的无效率兼并。我们需要强调的是 ,在交易费用、信息成本为正的现实社会里 ,资源配置及旨在改进配置效率的再配置是难以找到在新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状态的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一项对426家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苏州市426家企业为样本,对影响中小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形资源,特别是资金的可获得性、生产设施的利用效率、员工的整体素质等,是目前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基础条件,但企业制度改革对绩效改进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无形资源,如产品的质量水平、注册商标的等级等对中小企业的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灵活性能力、反应性能力的作用则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学习能力并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信任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学者们越来越强调组织内信任机制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但基本都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出组织制度、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信任倾向四个概念,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信任机制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程度。其中情感信任与信任倾向影响程度最高,组织制度对组织内知识共享影响不是很明显,而认知因素与知识共享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