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烨 《人才开发》2002,(11):11-13
当今,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开始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也越来越认识到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纷纷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但是,按照一般的投资规律,风险总是与收益并存,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  相似文献   
2.
熊烨  凌宁 《重庆社会科学》2013,(12):116-120
借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构建网络民意、输入途径、政治系统的分析框架。我国网络民意的政策输入需要疏浚制度化的通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之以及第三部门和网络精英的引导作用,完善政治系统内部的信息传导机制,实现信息表达、回应、反馈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从权力运行向度来看,跨域环境治理场域中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权力作用机制.根据纵向、横向权力作用机制的强弱构建出一个跨域环境治理的二维分析框架,划分出“弱治理”“权威依赖治理”“资源依赖治理”“强治理”四种治理模式.应用此框架分析中国跨域流域治理中的制度创新——“河长制”,通过纵向机制的强化推动中国跨域河流治理从“弱治理”模式转向“权威依赖治理”模式,在取得短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规制需求、“纵—横”权力作用机制的互补性,决定了中国跨域流域治理应该导向强纵向机制、强横向机制的“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我国的国家权力逐步退出乡村治理的舞台。然而,作为"历史记忆"的乡村自生秩序在现代转型的浪潮下逐步瓦解,我国的乡村治理秩序陷入失序的危机中。具体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农民利益诉求的制度化输入不足,公共权力流转于"村头官僚"与村庄精英。重构乡村治理秩序必须发挥国家、社会、市场三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国家供给制度,社会组织承载村民自治,市场机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其自身存在不可克服的理论缺陷也存在实践上的困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新公共服务理论没有实现效率价值与政治价值的统一,其人性假设受到现实的挑战,无法超越现有的宪政原则和体制,导致一种责任的悖论;在实践中,政府无法退出实体性事务,公民社会自身存在缺陷,最重要的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缺乏一个可以操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