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效率与公平的选择是一个古老的难题,从政治经济学产生起到现在一直存在争论。争论主要包括非马克思主义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争,在实践中也相应存在两种做法。反思各种学派纷争与实践探索,无疑会找到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求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向我们昭示了知识是造成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因素。而知识包括制度创新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它们大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说具有后来居上的潜在“后发优势"。但我们更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对“后发劣势"的认识。落后地区可以通过模仿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知识,并将其与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而发展,但经济增长到一定限度,只有获得制度创新知识,才能将“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从而进入知识经济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问题之一。研究陕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对于制定西部大开发下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标准。精确测算了陕西省城乡居民高、中、低层次收入差距,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02年达到阶段性的峰值。弥补了以往定性分析研究的缺陷。并提出解决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能源的使用在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与工业三废排放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发现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度是显著的.为了今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运用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西北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他们的基尼系数也在随之发生波动.总的趋势较平稳,但稳中有降。通过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为分析工具。发现该地区城镇居民的组间收入差距在总差距中占主导因素。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政府应该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企业网络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正在发展的一种分析框架,其分析方法有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范式争论,分别代表了反传统的新企业网络理论学派和传统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运用企业网络理论分析框架,将给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型跨国公司内部各集团之间的联系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作为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国,两国都面临着调整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和国内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制定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中央政府的重要任务。中国诸多长期战略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目标,而俄联邦改革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完整性这一政治目标。中国经济的管理模式倾向于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分权模式,而俄罗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倾向于中央权威下的集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揭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 ,取得了各种收入来源对收入差距贡献度的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也在随之发生波动,而对于世界整体的基尼系数升降仍存在着巨大争议。通过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为分析工具,发现分类别的各个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变动具有特殊性。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动态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统一计算不平等指数的口径则是发现区域间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 ,迫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战略要有一个较大的转变 ,发展跨地区、跨国界之间的网络战略联盟日益重要。要从重视合约发展到通过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来稳固一种非完全信息合约。西方企业网络理论对此做了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全新解释。只要存在不确定性、脆弱性和非完全控制权 ,任何一种形式的企业网络都会产生信任问题。信任的产生可以经由制度安排 ,合作过程或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产生。信任的程度会由于网络内部成员长期互信和外部竞争的加剧而由低到高发展。我国已经加入WTO ,国内企业之间和国内外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也会结成各种形式的企业网络 ,认识到网络战略联盟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有助于一些企业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行为 ,公平参与国内外竞争 ,使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成为扩大自由贸易并给双方带来互惠互利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