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我国二手车交易市场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推动形成的。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的购买比例不断增加,购买二手车的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完善二手车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让二手车市达到一个繁荣阶段而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2.
谈图书情报机构人本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图书情报业越来越重视人的管理,这是因为图书情报业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使用决定着图书情报事业的活力和发展水平。将人本管理引入图书情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开发、维护和使用对于缓解图书情报业的人才危机,提高人员素质,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国家曾经三次下发了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断推动科技业的体制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图书情报业的管理体制仍有以下弊端:其一是管理体制陈旧。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存在明显的政府化倾向,管理体制突出表现为机构臃肿、…  相似文献   
3.
王一然 《现代妇女》2013,(11):79-7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作为网络时代发展的产物——人肉搜索,这个敏感的字眼,所带来的问题不得不引人关注,人肉搜索是否合法,其性质究竟是什么,是否有入刑的必要性和实际可行性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以期在理论上对人肉搜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年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构图分割形式多种多样。P型画面作为其构图形式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拥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P型画面的分割形式和特点出发,结合在木版年画构图中的运用,分析探讨P型画面构图分割美在年画艺术中的独特艺术特色。并根据其形成文化、环境等因素来共同阐释P型画面美在年画构图艺术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对民间艺术提出理论层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一然 《安家》2014,(12):170-173
在地产圈,有这样四个人。他们是行业的领头人,业内人士学习的榜样。他们从青年,熬到了老年,凭着一腔热血,为地产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如今有的人已经退休,有的人还依然为中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绽放自己的光芒。他们就是被称为地产"四大天王"的:冯伦、任志强、潘石屹、张宝全。曾经,他们在北京的CBD都有很好的作品,也是CBD的投资者、开发者、建设者。如今,随着北京土地市场的日益稀缺,有的已经开始转向北京5环外,甚至中国二三线城市了。  相似文献   
6.
谈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一然  孙得海 《理论界》2003,(3):104-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经营成为企业融入全球化的重要战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将自己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道国的各方面独特资源相结合,利用跨文化优势,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互补。而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跨越文化的障碍以及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水平,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跨文化优势:企业跨国经营的机遇企业跨国经营主要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在一个或几个领域从事生产…  相似文献   
7.
荆楚巫术信仰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源远流长,具有最为神秘奇特的生存空间。林世柏剪纸艺术创作继承荆楚剪纸艺术传统,以其个性鲜明的艺术世界彰显着荆楚剪纸艺术的文化意蕴,折射楚图腾信仰和儒道思想,反映三国历史,展示荆楚传统民俗,表达楚人对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追求,蕴含吉祥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8.
当前愈演愈烈的“用工荒”现象,是由于就业流向的区域变动性、目标要求的差异性、农民工保障的不确定性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消除农民工流动的制度障碍,提高农民工技能,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记录着自己的生存体验,他笔下有一系列“儿子”形象,卡夫卡不仅觉得自己是永远的儿子,同时,“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是罪人和弱者”(密伦娜语).通过卡夫卡的父子关系、婚姻、写作、生活等方面来研究卡夫卡的精神“未成年”的形成,以便更详尽地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本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