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根据学术界的某些观点,依据量子力学的科学事实和量子力学创始人的思想对测量仪器的新的认识论意义作初步的探讨。 一、仪器的一般认识论意义 所谓仪器,是指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认识的主体所设计、制造和操作以把握认识客体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在经典物理学中,仪器只具有人体感觉器官的有限延伸的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工具的作用。仪器这种经典的认识论意义是由经典物理学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和其本身的作用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自量子力学建立之后,在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就围绕着量子力学的哲学认识论的诠释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观点认为,量子力学把“观察者”引入了微观认识过程,导致了量子认识的主客体不可分,从而在量子力学的认识对象和结果中把“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不可剔除地包括在内,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动摇,认识的主体性成为科学认识的本质特征。在国外,如科学哲学家波普就曾认为,量子力学使我们不断地想  相似文献   
3.
互补原理是著名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1927年科摩会议上提出来的一种对量子力学的诠释理论。互补原理不仅解释了量子领域中的种种佯谬问题,而且还指出了微观领域的基本理解方式和描述方式,从而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成为对量子力学的正统诠释。然而对于互补原理的哲学认识论意义的理解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在国內学术界就有人认为互补  相似文献   
4.
量子力学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哲学意义就在于揭示了微观领域的特殊认识规律。然而,对于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微观认识的本质的归结却有极大的歧义。一种思潮认为,量子力学的哲学认识论意义是主客体不可分,使微观认识的主体性得到了突出,宏观性认识成为一种理想企图。如波普认为,量子力学使我们不断地想到区分主体和客体的困难;玻恩认为,“随着量子纪元的到来,关于主体和客体两极性的问题出现了一种新态度”即“量子力学取消了主客体之间的划分”,使“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分界线已经模糊不清”;冯·  相似文献   
5.
<正> 所谓主体性规律,就是主体——人的规律。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而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页)可见,主体性规律是内在于运动主体的导致整体规律的个体性行为规律,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1、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及二者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长期争论而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这一问题随着本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而凸显出来。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之后,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就围绕科学认识的性质和特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物理学把认识主体引入了微观认识过程,科学认识对象、过程和结果中不可剔除地包含着认识主体的主体性,科学  相似文献   
7.
<正> 量子力学中最尖锐的一个哲学问题就是量子力学的实在性问题,即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到底是客观自在的微观实在本身,还是经过改变(尤其是经过主体作用后)的微观实在,这一问题的探索将十分有助于深入研究量子力学的哲学意义。一、量子力学的描述对象和观测对象量子力学之所以会提出实在性问题,是因为它所描述的对象和所观测到的对象与一般科学不同。虽然其观测对象同一般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具有实在性的客体,所不同的只在于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哲学界对量子力学的哲学诠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量子力学认识的主体性;认为量子力学所揭示的仪器的特殊作用突出了主体性(包括选择性)。其二是强调量子力学认识的客观性,认为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就是微观客体本身,量子力学中不存在仪器的特殊作用,即使有也可以通过D—L—P理论加以补偿。这两种尖锐对立的倾向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9.
在需要和实践的关系上,哲学界有两种对立的看法,或者认为需要产生实践,或者认为实践产生需要。因此,在需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也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或者认为需要是认识的动力,或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需要和实践应是相互决定、相互作用的,需要和实践的共同作用才是认识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读到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和有关专著,几乎毫无例外地把主体界定为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把社会性作为主体属性的本质规定,这容易使人把主体只理解为社会性的人,而忽视主体的其他属性。我们认为,主体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包括阶级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统一体,是进行一定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本文拟通过对主体的历史考察,分析主体在不同历史骱段所具有的占主导地位的属性,来探讨主体的本质含义,并通过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考察,来分析主体在哲学上的发展过程,以求对主体及其属性有一个较完整的把握。 一、主体及其属性的历史考察 史实表明,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一个虽然具有社会性但其自然属性占主导地位的原初主体,即刚刚脱离狭义的动物界,在物种关系上作了第一次提升成为人而非动物的主体。人作为认识主体只有当主体和客体分化后才有可能发生,而此时的人已经作为不仅从自然界,而且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作为与客体相对立的主体存在。此阶段的主体之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并非在于人的“社会”关系,而在于其已经具有思维能力。原初的主体由于刚刚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当时的人与人之间发生了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