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入世和遁世孟子和庄子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持批判态度,孟子指斥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野有饿莩,民有饥色”(《孟子·滕文公下》,以下仅注篇名),对“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同上),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的现象深恶痛绝。庄子也认为“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以下仅注篇名),对“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现实切齿痛恨。但他们在社会行为准则上却大相径庭,孟子主张积极入世改造之,庄子则力图消极遁世而逃避之。孟子人生观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政治积极参与的意识,主张通过推行“仁政”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东汉赵歧的《孟子题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念系统可大致分为核心价值观与外围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其精神内核.核心价值观有理想性、抽象性、终极性等基本属性.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回归价值理性、构建社会和谐,以及促进民族国家的“和平崛起”与“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应遵循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性原则,处理好它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中国近代革命实践以及世界其他民族主流价值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克奇 《东岳论丛》2006,27(6):205-209
“民胞物与”思想是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博爱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天人一体、自然社会同构的宇宙本体论,其理论特色是理想的博爱思想与现实的宗法观念的结合兼容。从文化史考察,“民胞物与”思想来源于齐鲁文化的原始精神“仁爱”,由于仁爱思想内在方法论的作用和外在哲理化思潮的推动,最终造成了“仁爱”思想向“民胞物与”思想的发展。由此亦可知,“仁爱”中的宗法性并非全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师范学校设置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对增强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认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有互补性,与文、理各科专业课程有互容性。对该系列课程的深入研究,有待于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两大伟人。他们创立的儒、道学派,不仅在先秦并称“显学”,而且历久不衰,影响深远,成为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共同植根于华夏文化的土壤,故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他们之间又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①和视角的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并存互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多元一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和更新变化机制的系统。有鉴于此,进一步研究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异同,就成为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秦末农民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其历史功绩在于发凡创例,所以认识其特征自然具有重要意义。但问题在于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将其若干特征加以排比罗列,而是在其诸特征中,找出它最基本的特征。这一基本特征的形成,既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物,同时又由于它的存在,支配和制约了整个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并最终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秦末农民战争的  相似文献   
7.
齐鲁政治文化体系以《五经》为元典文本,以儒家"仁"、"礼"的政治主张为核心内容,执政理念上强调以民为本,方法手段上讲求王道霸道兼用、有为无为互补,大政方针上强调统一和秩序,理想目标追求"君"与"民"和谐共存的社会。齐鲁政治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意识到理念,又从理念到意识的反复转换,化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对该地区的民众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潜移默化地控制了群体的社会行为,制约了该地区的政治进程。其基本特征:政治上的正统性、文化上的包容性,以及价值观念上特殊性与普适性的结合互补。  相似文献   
8.
秦汉魏晋时期,临沂士族人才辈出,使该地区成为居全国领先地位的高文化区。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和浓重的学术氛围,尤其是色调各异的楚文化和鲁文化的交互影响,铸就了古临沂独有的文化特征。及至东汉、西晋末年,北方连年战乱,部分临沂士族徙居江左,他们不仅在东晋南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显要角色,而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南方经济的开发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正史,以纪传体为基本体裁。纪传体史书,又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人物研究,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对象,历史是人的活动史。但自章节体史书盛行以来,制度和  相似文献   
10.
试论《老子》思想内在的矛盾冲突王克奇,汤少军以矛盾学说著称于世的《老子》一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渊蔽,其本身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理论体系。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但构成了《老子》的一大特色,使其成为一部玄妙深奥、闪烁着中国智慧和富于魅力的哲学著作;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