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统计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1.
<大学>中所反映的管理思想有很多内容涉及现代管理理论的诸多方面,研究<大学>的管理思想发现:<大学>的管理思想在理论建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如精英定位、情大于法、主体自控差等.但是,<大学>的管理思想具有中国传统的独特性,其中关于<大学>成书时的多元化和当今世界相似、<大学>所提倡的整体和谐观可以成为构建当代管理理论的合理内容,对当代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 ,吉林省在控制人口数量 ,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吉林省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队伍建设、技术服务设施和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 ,发现存在专业技术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业务素质较差 ;技术设备整体水平较低 ,常规设备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 ,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县”活动 ,提高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改进县乡技术服务站基础设施条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管理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儒家社会主义是以孔子的“大同”为社会理想模式,主张实现天下为公、实现社会和谐公正,实现人类平等发展问题的意识形态。自从儒家社会主义被提出以后,一直为历代思想家和人民群众所重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在当代,有学者将儒家社会主义误读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此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对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关系有很大裨益;儒家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在所有制问题、生产力问题、实现社会理想问题上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儒家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方面的积极功用。  相似文献   
4.
王博识 《南亚研究》2011,(2):121-130
老子与原始佛教在哲学思想上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原始佛教对抽象的世界观问题并不关注,而老子则建构起道生万物的生成论世界观。两者世界观的共同点是对现象世界溯源式的认识思维方式及关于人生现象生成过程的描述。在价值观上,二者均追求精神的超越:老子对于现实政治、人生仍有自身的现实祈向和价值追求,原始佛教则否定现实人生的价值;老子将"道"视作现象世界的本根性存在,建立了"道生万物"的生成论世界观。在思维脉络上,老子首先强调"道"的超越,然后又从道的高度反观人生、指导人生;原始佛教则通过对人生现象无常苦空本性的体悟实现对人生痛苦的超越,其超越是藉由洞观的智慧达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科学决策将行为主体的价值要求作为其最终目标。从伦理道德角度,可以把主体的行为分为道德和不道德行为,而在道德与不道德行为发生之前,必然存在一个大多数人看不见的决策过程,先有不合伦理的决策过程而后有不合伦理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伦理决策过程。随着主体的价值观念发生漂移,判断该决策是否符合道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