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005级法学的同学们:批改你们的试卷,让我感到忧郁。我对你们有太多的期待,太美好的向往。我期望,通过我的课堂,你们可以明白法学是需要勤奋付出而不单单是哗众取宠的科学;我期望,通过我的诱导,你们可以形成正直而有抱负的职业品格,为中国法治状况、乃至中国社会文明化的进程贡献力量,而不仅仅是为未来个人谋生存、讨福利多增添一些要价的智力筹码;我甚至期望,通过我的“闲杂”的评论,可以让你们了解到独立的眼光与姿态在个人与环境博弈、乃至处世立人方面的可贵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地所有权与主权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二者关系不能通过社会契约或实在法的简单描述获得说明.通过不完全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二者曾经混合一体,其近代以来的分离不过是观念上人为的分割,而该种分割并不彻底.在解释上,须以贯通公、私法的历史眼光解释二者之间的同质互动.同时,土地国家所有权因此被引申证明具有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侵权行为法以其调整功能为导向,将行为限定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外在性予以表现、具足内在意思、并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举动之上;行为的主观要件不包括结果意义或行为意义上的效果意思,而是指与法律行为中行为意思与表示意思相对应的行为意思与行为意志;在对行为人最低限度意思能力和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要件设定上,侵权行为法通过行为较通过责任能力和损害的规定在立法与司法上更具妥适性。  相似文献   
4.
现有监护性质学说多数陷入语义分析学的窠臼,应透过具体的制度构成,在历史流变与社会的具体情境中,以相对稳定的法律架构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与功能满足为导向,予以恰当定性。现代监护是一种以救济自然人一般意思的形成与实现瑕疵为基本目的,而由特定范围内的第三人所承担的社会职务。  相似文献   
5.
公法所有权理论对农地集体所有权的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地集体所有主体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规范说"与"私有说"本质上都是私有,法人化并不比个人化具有更多的政治可宥性,在逻辑理路上甚至前者更具颠覆性。公有是实现劳动与生产资料天然结合的资产性所有,属于公法范畴;农地集体所有的主体是农民个人,其排他权能的特殊性排除了交易的进行;土地使用权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的具体安排方式,其局部变动所得价金系所有权权能安排变更的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