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中国199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应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经济适用房供给的挤占与分流效应对于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来看,经济适用房对普通商品住宅价格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挤占效应大于需求的分流效应,从而推高普通商品住宅价格;分地区来看,经济适用房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通商品住宅价格影响更为显著,表现为挤占效应大于分流效应。由此得出相关政策建议:政府应将经济适用房建设回归到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本质,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时,不应将其作为平抑房价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武汉和芝加哥在区位、战略地位、城市性质方面有很多相似点,具有一定可比性。从武汉与芝加哥的城市总体规划出发,对比总体规划的制定程序、核心内容,寻找中外城市发展规划的差异,有利于寻找国外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和福建省为例,通过农户调查对两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探索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实施机制,为保障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两个样本区农户居民点整治意愿都比较高,普遍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期望较高,并且补偿方式上倾向于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在土地处理方式与安置方式上有不同的诉求:在土地处理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农户较为愿意将其土地全部征收,多数愿意转为镇民,反之,农户只较为愿意进行居民点整治,转为镇民的意愿较低;在安置方式方面,虽然都较为愿意选择就地集中改造建村或新建中心村,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存在部分农户倾向于选择获取补偿自行进城购房的安置方式,反之则不存在.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